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四章:洛陵践法(中)

第四章:洛陵践法(中)(1/2)

    伴随着洛陵清朗的声音,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就连气氛都凝滞起来。
    践法?
    的确是践法,但践踏的哪里是简简单单的秦法,他要践踏的是那些独夫,那些妄想通过让万民为奴从而达到千秋万世目的民贼。
    经历过重大打击的孟子学派简直要高声欢呼了,民重君轻,舍生取义,这是孟子学派的两大核心。
    洛陵停顿了一下,望向殿中的众人,在场众人出于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自然反应各不相同。
    有的人甚至听不懂洛陵想要做什么,他转头望向项羽,项羽就是那个根本听不出洛陵深意的人。
    但以项羽的性格,即便是听出来了他也不会在意,他这个人不知道该说眼光短浅还是自信爆棚。
    这些权术的手段他是不玩的,他只相信自己的武力,统治天下难道还需要那些弯弯绕绕吗?
    对于追求稳定的王朝来说,项羽这样的君主自然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并不是,杀戮只会激起反抗,反抗的多了,民族精神就会越来越强盛,脊梁就会越来越直。
    恰恰是那种表面温和,但是用奴役思想潜移默化的君王才最可怕,人要是连造反都不敢,那还算是人吗?
    洛陵想要在诸夏之人的心中种下一颗反抗的种子,就像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活不下去的时候就该造反,而不是做安安饿殍。
    但是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即便是洛氏也不敢,那真的是取死之道。
    洛氏只能曲线救国,变着花样的一点点推动这个进程,塑造整个诸夏之人的精神世界,对洛氏来说是和维护诸夏昌盛同等重要的家族任务。
    一千年的时间,洛氏通过素王和家族的影响力一点点的推进,现在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这个任务落到了洛陵的身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通过践踏秦法来达到这个目的。
    天下暴乱是因为秦法暴虐,苍生血泪是因为秦法害民,这样的秦法难道不应该弃置吗?
    秦法是个筐,不仅仅是秦法本身的坏处,还有那些延伸出来的,可能延伸出来的,全都装在一起扔进垃圾堆。
    在大势之下,谁会去分辨?
    到时候金石之盟一成,谁还能推翻,素王就在天上看着你呢!
    洛陵扫视全场。
    谁赞成?谁反对?
    或者是,谁会反对?谁敢反对?
    洛陵一言风雨是山东诸侯亲眼所见,他们现在唯一所想的就是不要招惹洛陵这位洛氏家主,虽然所有人都猜测洛陵不可能随意的呼风唤雨,否则邦周怎么可能灭亡呢?
    但是没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尝试一下,洛陵先前说的那些虽然对统治有些好处,但是并不是说没了那些东西统治就玩不下去了。
    既然洛氏不喜欢,那我不用就是了,至于以后?人还是要先顾眼前,再想以后的事情。
    况且山东诸侯之中也有非常厌恶秦法的,比如齐王,在齐地管仲的思想才是主流。
    因为这个世界没有鲁国,之前齐国太子为了振兴齐国,依靠亲戚关系和血盟的联系,从洛国取回了管仲的思想原本。
    洛国慷慨了多给了很多新研究出来的东西,齐法家吸收了很多人本的思想,这导致齐地儒墨都打不过齐法家。
    齐法家表示,商鞅那个狗东西把法家的名声搞坏了,其实我们不介意换个名字。
    相对于这些文化水平不太高的诸侯,诸子百家这些专门玩学术的,更能感受到洛陵话中的深意。
    这些统治术或多或少都在各家的典籍之中存在,只不过大多数没有三晋法家那么赤裸裸、那么极端而已。
    况且那些东西在各家的典籍之中并不算核心,三晋法家这种完全为了君主服务的学说,是很被鄙视的,尤其是孟子学派,将其斥之为异端邪说。
    面对洛陵,诸子百家比山东诸侯还要沉默。
    洛陵背后的洛氏,是掌握着最终解释权的学术权威,三晋法家从诞生、兴盛到大成,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他说秦法哪里有害,那就是哪里有害,你能比洛氏更懂吗?
    即便有人胆量足,敢于挑战权威,但洛陵同时还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秦王朝刚刚覆灭,谁敢在这个时候说,我们就是要愚民,就是要控制天下黔首,让他们当牛做马,伐无道,诛暴秦的呐喊还没有消失呢!
    大殿之上的诸侯,无论是项羽,还是其余诸侯,谁敢在这个时候这么说,当场就是一顶独夫的帽子戴上去,然后天下共讨之。
    洛陵敢在这个时候这么搞,自然不是狂妄自大,认为洛氏能压服天下人,他做事几乎不会硬扛着大势走,一向都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然后在关键节点偏转方向。
    洛氏挑选这个时刻践法,实际上是经历了数百年的乱世,无数白衣卿相的出现已经大大削弱了贵族统治的思想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