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35章斗彩鸡缸杯

第35章斗彩鸡缸杯(2/3)

老袁在蓟州遣散援军,导致张鸿功的5000晋军被这些遣散回去的原军挤得没驻地了,只能连换三个地方。
    然后在明朝奇葩补给制度下就悲剧了。结果不光是张鸿功掉了脑袋,把山西巡抚耿如杞也坑死了。
    耿如杞入狱。张慎言审理老耿一案,为钦犯辩解,被崇祯罢官遣归。
    张老汉在书法上与董其昌齐名,思想上对李贽极为钦佩。
    他同样认为“人之所欲即天理”,反对道学家们鼓吹的“存天理灭人欲”。
    老实说,有几个士人能做到“灭人欲”?
    有明一代,理学发展可谓登峰造极。
    巍乎岸然的道德之士在台面上天天喊着“存天理去人欲”,但民间广布流传的却是春工图、房种术和各色咸书。
    台面上的道学先生,大多数不过是穿禽着兽的衣冠禽兽。
    尤其晚明时期,一般男人的枕边大约都放着《金梅》、《如意君传》这样的不良。
    口味更咸重的则是《绣榻》、《浪史》、《痴婆》等极低俗黄物——而且是插图版。
    《肉》还要等几年,作者正忙着考秀才,顾不上写。
    别说一般士绅,就连张居正高拱徐阶的暖阁里许多器具上都有春工画。
    “二八佳人体似酥”,谁受得了?!
    而且这年头还盛行恶心的男风。连带“小朋友”这个词都被毁了。
    “苏州三件好新闻:男儿桌条红围领,女儿倒要包网巾,贫儿打扮富儿形。”
    “余乡二三百里内,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且色染大类妇人。生员读书人家,尽为女人红紫之服,此乱象也。余每见惊心骇目,近日改得古诗一首: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如果说这是异装癖,人家未必搅基,那么——
    《敝帚斋余谈》:近乃有称契儿者,则壮夫好银,辄以多金娶姿首韶秀者,与沟衾裯之好,以父自居,列诸少年于小舍,最为乱逆之尤。
    《万历野获编》:闽人酷重男色,无论贵贱妍媸,各以其类相结:长者为契兄,少者为契弟……闻其事肇于海寇,云大海中禁妇人在师中,有之辄遭覆溺,故以男宠代之。
    这陋习一直延续到清代。
    琉球人的官话课本都有记:“兔子,北京的话;契弟,福建的话。男风的人,好男色也。”2大清禁止年轻女演员登台,加重了风气。
    《得泰船笔语》——
    (倭国儒官)秋岳云:闻及汉土断袖之癖,古今成风,甚者其爱过于妇人,未知古今孰盛孰衰?
    (中国商人)柳桥云:我邦京师及宦游远客,不能携带妇女者,往往以龙阳为消遣。闽省地方人人皆好,过于女子,故谚有“契兄契弟”之说。
    ……
    李自成顺利进了张家大门,跟主人又谈了一通李贽。
    张老汉颇有偶遇忘年交的喜悦。
    两人一起吃罢午饭,茶泡上。
    李自成开口道:“在坦诚相待之前,晚生先讲个小故事。很短。”
    张老汉颔首微笑。
    “到崇祯十二年,皇帝想起老先生了,下诏起用为工部侍郎……”
    张慎言眨巴眨巴老眼,欲要开口,李自成摆摆手,“听我说完吧。”
    “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尚书;十四年,南京吏部尚书。十七年,流寇陷阳城,你儿自尽……”
    “……”张慎言傻住了。
    “也是在那一年,皇帝自挂东南枝……”
    “妖言惑众!尔竟……咳咳……”反应过来的张慎言怒不可遏,气得直拍桌子。
    李自成继续说道:“接下来福王即帝位于南京……不是现在的福王,他会被我弄死,是他儿。”
    “稀里哗啦!”张慎言抓起茶杯摔在地上。
    斗彩鸡缸杯啊!李自成好心痛。
    不过现在算不上天价。
    《神宗实录》:“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大约也就50两银子一个吧;
    《万历野获篇》:“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50两银;
    清初《曝书亭集》:“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50;
    康熙《在园杂志》:“鸡缸一对,价值百金,亦难轻购,本无多也”。同样50。
    斗彩鸡缸杯上百年都没涨价,换算一下也就值五六千斤大米。
    张慎言怒摔杯子,旁边伺候的丫鬟回过神后急忙跑了出去。
    李自成先把自己杯里的茶倒掉,空杯揣进怀里,“这是酒器,喝茶不合适。我帮你保管吧。”
    “……”张慎言目瞪口呆。
    大统领再说道:“书接上回。南明小朝廷内讧,你不愿干了,辞官。可是你已无家可归。尊夫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