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整天教育你要做个有德的人,为什么你没有德呢?因为你一直在被他们教育。
你什么时候扇他一巴掌教育儒家了,你什么时候就有德了。
不是有文德,就是有武德。要是实在文武都找不出来,最后儒家也可以说你为人淳朴、言行举止暗合上天朴质之德。反正有德就对了。
曹丕威逼汉献帝让位,然后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他明白了:哦,原来这就是“禅让”啊!“正统”就是这么来的。怪不得儒家推崇“三代之治”,真有“德”!
一个政权的法理性或者正统,本质就是让大多数人承认你的权力。
严格说光有兵强马壮还不够,最重要的其实就一条,你能不能治理好天下——包括生活、生产、赈灾、水利、交通、御敌、治安等等。
你不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比你好,人家就是天下共主,你举出100个大义道统来都没用。
历史上,为了表明我大清的正统合理性,雍正这个傻孩子老老实实地写了一本《大义觉迷录》,要跟人家辩论。
扯淡吧,本末倒置!理他们个球!
乾隆杀的人可比雍正多,人家就是康乾盛世,你雍正得到了什么评价?
……
李自成虽然被老爷们骂无耻脸皮厚,倒是随“邀请函”奉送的各种小册子缙绅们私底下看得津津有味。
《大义觉迷录》(革命军版)、《逆明暴行录》、《东虏暴行录》……
还有,《朱元璋和小明王不得不说的故事》、《朱棣是否烧烤了亲侄建文帝》、《悲情土木堡:大明精兵猛将死的冤》、《速看!木匠皇帝落水真相》、《亲历者讲述:阉党和东林党的爱恨情仇》、《明军将领泣血坦白:我为何吃空饷喝兵血勾结外敌》、《一个太医院太医的回忆》……
光是标题就夺人眼球。大明土包子们哪接受过这种洗礼。
大阳镇张光奎读罢《苦命的妹子哟,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不由眼眶湿润,陕北人活的太苦了。
幸好大顺军出现了,保护大阳无灾无恙,现世安稳啊,真好!张光奎决定晌午饭要摆一桌山珍海味,代替陕北人大吃大喝一顿。我心意到了,你们随意。
各种小册子还传进了大户内宅,某些女眷看着《狠心父母包办婚姻,一出惨绝人寰的伦里悲剧》,感同身受,不由得勾起回忆,痛哭不已。女人的命为什么这样苦啊!
小册子都来自榼山书院,韩霖主编。
略微遗憾的是,李自成提供的很多添油加醋式“黑材料”不被认可,没被他采用。
兵不厌诈嘛!可见韩霖本质上还是个腐儒,朽木不可雕也!
逼的大统领不得不在历山老营另成立了个文宣队,专门编纂大明“黑材料”。民众们特别喜欢看各种新鲜事,搞得大统领都有些供不应求了。
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多管齐下做好宣传工作。筑牢舆论宣传阵地凝聚合力共克时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争夺战,玩好了能顶的上十万大军。
对手毫无反抗之力。因为他们本身就黑到洗不白了。
……
李自成大把银子撒下去,泽州城上上下下忙乎了几天,城内焕然一新。
同时历山文工营等大队人马带着各色物资赶到了,刘宗敏、刘芳亮等驻外将领也来了。
从历山来的还有两位老熟人。
蒋发、李自奇。
蒋发早前接到师傅王宗岳的信,纠结了几个月。他不想投贼,但碍于老师面子又不得不意思一下,这次只是来走个过场。
李自奇也不愿投贼。
他听了大顺军的口碑,又见清化镇在“蝗虫”过境中安然无恙,相反隔壁宋郭镇完蛋了,这才寻上门。他想主动给革命军纳税,好保乡里平安。
李自奇在历山住了半个多月,正好遇到了蒋发,此时已经知道了功夫高手短毛就是大顺军大统领。他不由得百感交集,同时也庆幸能和大统领提前搭上了一层关系。
其实这两人都是无关紧要的小卒,属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李自成只跟他们简单聊了聊,不强求入伙。两人终于放下心了。
李自奇说如今世道大乱,前头“武林大会”之议怕是办不成了。太可惜了。
多好的出风头机会,千百年都没有过的盛会,谁举办谁就是隐形的武林盟主。
这年头交通不便,各地武人们想互相切磋一下还真就不容易。
李自成说道:“山西河南这两年是没戏了。李兄若有意,可将会场设于九省通衢的汉口。我前头说的捐资五千两银子仍然有效,此外还可以再追加五千。”
李自奇不敢冒然答应,说要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