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4章 流窜

第14章 流窜(4/13)

合兵,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尤其到了上寨村,一天三顿饭全是白面馒头,敞开了吃,小日子过得简直比地主老财还好。他们只是帮着种地,回归老本行,又不用出去打生打死。很多小兵们都想着在上寨村安家落户不走了。
    所以,张一川当然向着李自成。他又说现在农民军人多势众,根本没必要接受招安。
    李自成说道:“就是嘛!咱们做良民,朝廷拿咱们当猪狗;咱们杀官造反,朝廷倒要请咱们去做官。贱骨头!招安个鸟!”
    聊了几句后他试探着招降张一川。
    结果人家不愿意,合兵没问题,完全投靠当属下不行,他还是想单干。
    吗的,又是一个愣头青!
    李自成暗暗生闷气,转回头就拉下脸了,那就不能继续养着你浪费白面了。老子弄点粮食也不容易。
    革命军往常自己改善生活吃个面,吃的是黑面。
    小麦带皮直接磨碎,出来就是黑面,出粮率百分百,也可以叫他全麦粉。还有90粉,脱去一成的皮,这才算是白面;80粉是精白面;富强粉就是70粉,小麦种子最核心的部分磨出的面粉。
    这年头,能吃黑面都是小康人家,白面只有缙绅大户才吃的起。
    像硬糜子这类,不去皮实在难以下咽,一般才会去麸皮。
    另外,水稻出粮率赶不上小麦,当前大概在65左右。当然,它同样分糙米和精米。
    反正,李自成不能留着张一川继续浪费粮食了。
    第二天做准备,第三天大军就开拔启程,进上党。
    向东走六十里山路到府城镇(安泽县)。
    此地再沿沁河往南走百十里峡谷路就是沁水县。
    修整一日,第二天大队人马刚出发不久,老天爷开始下雨了。
    李自成掐指一算,这次好像要断断续续下十几天。这可不能继续行军了。
    如果沁河发洪水,在山间沿河走的上万大兵要遭殃。保险起见,李自成只能再掉头返回府城镇驻扎。
    ……
    雨已大至,一闪亮过,接着是一个响雷。
    榼山书院里面挺热闹。落地玻璃窗隔绝了雨水,不耽误赏风景。惬意!
    又到了“神棍”孙鼎相装逼的时刻。
    在坐的尚宁一质疑道:“算家往往说大话,偷天换日,只怕未必。”
    孙鼎相捋着胡子笑,“不信?你且看我本事。”
    少顷,远处天空登时打了一闪。
    孙老汉急忙左手掐个指决,念叨两句,猛然右手举剑刺天,“雷来!”
    “轰隆隆……”
    天边果然传来连绵雷声。
    “……”
    尚宁一和围观众目瞪狗呆!
    孙鼎相又掐指决算了算,老神在在道:“刚才这雷霄应离此地十里零一百二十八丈。”
    “雷都算出几丈几里,这话未免欺人了。”尚宁一咽了口唾沫,半信半疑。
    孙鼎相哈哈大笑,“想不想学?”
    短毛的学问真厉害!
    ……
    李自成在府城镇一耽误就到了九月份。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延绥巡抚张福臻因无钱犒赏士卒,部下哗乱,被朝廷罢去,以陕西右布政使陈奇瑜与代。
    陈奇瑜因为剿杀农民军得力,将于两年后出任五省总督,然后只几个月就因“车厢峡”事谪戍边。(车厢峡跟李自成没关系)
    到李自成从北京退出,半路抓获了陈奇瑜,结果那老汉在唐通暗助下逃跑了。
    之后唐通叛顺投清,陈奇瑜出钱出粮出人出主意帮助唐通攻打陕北。再然后陈老爷功成身退,回家养老。
    顺治五年,陈奇瑜因“违制蓄发”被砍。
    何苦呢?
    ……
    太原东面一百里的寿阳县被八爪龙攻破,他还打退了宁武兵。
    宁武总兵马士麟刚上台又下台,张应昌代之。
    “言者谓宁武卒善逃,宜令应昌率所部三千人以从,报可。”
    张应昌马上要带领善战旧部进入山西。他原来定边副总兵的位置会被弟弟张全昌顶上。
    山西巡抚宋统殷剿贼不力被听勘,老宋窝在潞州也就懒得动了。
    山西镇总兵尤世禄又“生病”了,不出工不出力。
    宣大总督张宗衡还在筹集粮饷,也没动弹。
    整个上党只有兵备道王肇生一人挑大梁,左支右拙,苦啊!
    王自用求招安的事自然也黄掉了。
    吕梁山那边,高一功和王之臣合力攻破了临县。双方是表面友军。因为刘宗敏来信说那个王短毛不投降,要不要干掉他。李自成回说暂时不要动,年底曹文诏贺人龙李卑等会从那边过河,马上要经受考验了,大顺军当前要养精蓄锐,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