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43章 求大统领开恩

第43章 求大统领开恩(1/2)

    李自成跟王举人、彭老爷边吃饭边聊天。
    「神棍」先给他们算了一卦。
    王承曾将于崇祯七年考中进,登甲戌科二甲第八名进,授户部主事。
    他发达起来后仍然没忘记自己的那点小癖好。
    「王承曾为户部主,宠一门子美少年,每日頋一代为梳掠,值工银三,望之即如妓装也。一,随至大,门人见其内服皆红,而梳饰特,忽传衙门有妇,于是堂官骇异。索之则王之门子,堂官深恶之。」
    随便你,又不影响人家升官。后来王承曾外放做了襄阳府知府。
    话说那一年左良玉抓住张献忠的好几个老婆小,全都关在襄阳。知府王承曾毫不客气的就拿来自己享用了。
    张献忠的脑门上绿油油一,绿云盖顶。
    第二,老张来报仇了。他派12个人伪装成明,居然就骗开了襄阳城门。
    襄阳那么重要的一座城,被12个人打开了。简直不可思议。张献忠收获的金银财宝粮食兵器等等物资以数百万,足够他吃十年。先不说这个了。
    知府王承曾反应真,城里乱起来后一溜烟就逃跑了。
    毕竟丢了那么重要的一座,非同小可。
    崇祯皇帝狂,把包括王承曾在内的一干人等「以失城」罪解京提问。
    老王也是了,这都没,和原兵部尚书侯恂作伴去了。在牢里关了两,他等到了李自成攻破京师。
    侯恂不想做,回家养老去了;王承曾摇身一变又成了大顺的官。
    可惜好景不,入,李自成败退。
    大顺兵败如山,各地叛乱四,王承曾在途中被叛乱官绅擒获。
    这点小情况自然难不倒老,人家轻松逃脱。或许没投鞑算是他的唯一亮点了。
    王承曾转而南下投奔南明小朝廷。
    可是因为他有「失城」、「投贼」经,南明刑部判了个「应绞」。
    这点小情况难不倒老,人家上下打点活,得了个「拟赎」。最后不光没,王承曾还得了个荆州知府的差事。
    其人生结局竟然是峰回路转。堪称是一员副将。
    从王承曾的转折,不难得出明末江山倾颓、人心崩坏的恶兆。
    后来南明顶不住,王承曾一看情况不,就不干了。他仍然没投,而是回家当土财主去了。
    可惜他仍然要作女干犯科。
    顺治四年六月《河南巡抚为逆宦王承曾恶满脱逃事》:揭报夏邑县明朝进士王承曾占人房地、骗人钱财、逼死多,赦后不行退,被人告发辄行逃,所遗产业应行查明给主入,并严饬道府各官将该犯等勒限缉,以正罪典。
    王承曾干了一辈子坏,临到老了还变成了通缉犯。
    也不知道那家伙逃到哪里去养老,反正没被抓住。…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王承曾还著有《苦海生还记,在里面提到了「制将军李岩」。当,这回有没有李岩这个人已经不重要了。
    李自成把王承曾原历史线的经历大概讲了,最后来一,「信不信由你。」
    大冷天,王承曾听完之后出了一身汗。
    「大统,学生是做过些荒唐,但逼死人命之事绝对没有。身边两个妾两个娈童都是自愿跟,绝无强迫。这个可以让他们出来作证……」
    王承曾停顿了一,「……这,他们但凡还有一点良,应该不会污蔑学生。大统领也清,小民生活困,只要随便给几两银,让他们做什么都答应。你情我,绝无强迫之举。」
    他不得不跟大统领解释一,以免那两男两女玩个背刺。
    李自成当然明,穷疯
    了的人为了吃口饭都敢去杀人放,何论仅是献上菊花。虽然算不上心甘情,但也是自己的选择。
    「那就把他们叫,是非曲直当场说个清楚。」
    两男两女很快就来了。
    他们跪在地上哭哭啼啼。
    两个小妾认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不想翻案了。
    两个仆童哼哼唧唧一,一会儿说要杀了王举人一会儿又改口说要赔偿。
    不等李自成开,王承曾急忙许,每人给一百两银,是留是走听凭自愿。以后绝对不追究。
    小妾反正没意,仆童说一百两不够。
    王承曾急忙跟李自成告,说前头已经出了六百两银,家里实在拿不出多少钱了。就这四百两还要变卖些家产才能凑够。
    一番讨价还,最终说定了两个仆童每人给二百,这事就算了结了。银子不够就先打欠条。
    李自成开口道:「王举,希望你以后好自为之。今天留你一条命可不代表你就过关了。」
    「学生谨记大统领教,再不敢胡来了。」
    「直白的跟你,不出六七年我就能推翻大明。你爱信不信。除非你跑去海外隐姓埋,不然在我大顺治,照你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