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不欢而散。
到五月,招抚一事没有任何进展。
六月初,上谕,短毛的十五万两银子充,就地赈济山西。朝廷原拨款的十万两撤回另用。
之前五月,许鼎臣以饥民反者益众请免数年逋,帝不允。短毛这十五万也算救急了。
六月初,朝廷又来了公文。
许鼎臣被罢官了。比原历史线早了两三个月。
直接原因当然是剿贼不力。间接原因据说是为总督张宗衡及监军太监所构。
许鼎臣一上任就和张宗衡不对,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打嘴炮。
许鼎臣说张宗衡「结欢内,拥兵饮酒。」
还说「无奈总督张宗衡忌刻很,多方旁挠…而吾所用之兵之,悉行调,使吾不得展其手足。」
又说「臣以急借秦将李卑、艾万年之,定计旬日之间可以擒魁复城。乃督臣大,先调李卑南行矣;仍复大,又调艾万年撤围而去矣。臣之所恃,仅镇臣张应昌家丁七百,与臣自募苟伏威等八百人耳。」
所以许巡抚剿贼不力实在是事出有,不光手底下没兵可,张总督还专门对着干。这本来就是糊涂,朝廷又没说那些兵将归谁,可不就扯皮么。
再说张总督出阵一趟虎头蛇,虽说把大部分流贼赶出了山,可大顺却越发壮大,上党也丢了。这必须找个背锅侠。
李自成听说许巡抚玩,想去拜访。老许说拉倒,有事等接任巡抚来了再谈。
短毛只能甩出金,在巡抚门客、师爷的协助,老许总算答应见一面。
实在,许鼎臣一介文,在军事上确实不,也做了不少糊涂事。指望国宾馆招待办主任去打仗本来就是病急乱投医。
所以最大的锅当然是崇祯皇帝背啦。
当,现在的文臣们好清,个个冒称「知兵,皇帝被蒙蔽也是原因。
总,大明不用老许,大顺不嫌弃。
李自成想和他好好谈谈。
三院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