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关键的是,他提出这一想法之后,根本就没有人反对他。
这便让他内心愈发觉得,攻打合肥实乃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一直到了今天,孙权的这一想法也都没有改变。
孙权对此很是满意,因此在出发之前,又重申了一遍攻打合肥的重要性。
他的话,依旧没有人反驳。
哪怕是周瑜、鲁肃这样觉得不应该去打的人,也都觉得不太可能出现意外。
他们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了孙权的第二句话出口。
“公瑾继续留守柴桑。”
孙权一边强忍着心中的激动,一边语气平淡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他以为这番安排没什么问题,但……
“……”
就在孙权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周瑜却是猛地抬起了头,脸上更是写满了不可置信。
‘张子布初入军中,不通战略,程普、甘宁等人虽然表面融洽,实则却在私底下明争暗斗……’
他下意识就想把这句话说出来,甚至还想暗戳戳地提醒孙权,‘以主公您的威望而言,暂时恐怕还不足以安抚众将之心,若一切顺利还好,可一旦遇到挫折,那可就要出事了。’
这番话几乎都已经到了嘴边,可是最终周瑜还是把这番话给咽了回去。
孙权若是都不行,那谁行?
他周瑜自己吗?
虽然这些都是真的,但当真可以说出来吗?
周瑜觉得不行。
所以他在惊愕之后,便很是明智的闭上了嘴。
因为便在这片刻之间,周瑜还想通了另外一件事。
孙权的威望,确实是有些不足,所以亟需一份战功加持。
更为关键的是,这份战功……最好还是没有周瑜掺和的战功。
否则的话,哪怕孙权这一战打的比赤壁还酷炫,其他人大概率还是会认为,这一战是他周瑜打出来的。
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孙权身上压根就没有一点战功。
什么,你说之前的黄祖?
麻、保二屯怎么说?邓龙、甘宁又怎么讲?决战之时的前部大都又怎么解释?
是,他们都知道,孙权在这里面确实是出了力气的,而且战功也绝对不算小。
但人们在看这份战功的时候,却总是会下意识地看向周瑜。
他的光芒太过于璀璨了,孙权所发出的那点光芒,几乎瞬间就被遮盖了下去。
赤壁之战?
负责后勤也能算功劳?
就算是,最起码也得是萧何那样持续输出,而不是一次性的交付多少多少粮食,多少多少军械,多少多少精锐……
以上还不是最关键的。
更为关键的是,以上的两点,几乎是孙权能够拿出来的全部战绩了。
至于其他打山越之类的……打个山贼也算战功赫赫?就算是东汉的一个校尉,恐怕都不会这么认为。
因此总的说起来,如今的孙权还真就差这么一次战功。
最好是没有任何人光芒遮盖的那种。
所以,周瑜最好还是留在柴桑,最多负责负责后勤工作,不然的话……孙权恐怕又要很多年无法获得战功了。
而这样的结果,大家之前也都看到了……曹操刚刚送了一封信过来,就有无数人劝说孙权投降。
相比较起来,类似的事情便不会发生在刘备的身上。
因为哪怕是到了现在,刘备也还在不断地征战,而且论及战功的话,他的名声还是那种能传遍天下的。
周瑜很快就想通了这一切,因此他在发愣片刻过后,当即便果断地向后退了一步。
‘公瑾果然以大局为重。’
‘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心中多少存了几分忐忑的孙权,见到周瑜如此行径之后,内心总算是松了口气。
他还真的担心周瑜会开口劝谏。
更为关键的是,到时候他还不能不听……毕竟若以军职而论,周瑜几乎就相当于江东的大将军。
他的劝谏,孙权又怎么可能弃之不顾?
幸好的是,周瑜选择了以大局为重,并没有开口劝谏……如此,也就让孙权省了无数功夫。
“公瑾留在柴桑,不要忘了提防陈逢。”
孙权心情大好,但他也没忘了找一个好的借口。
“喏!”周瑜拱手答应了下来。
“有公瑾在,我无忧也!”
孙权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之后他更是有些忍不住激的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出发!”
孙权话音刚落,便有一道道身影拿着小旗传达命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