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信任的基础与来历

第四百七十四章 信任的基础与来历(1/2)

    不得不说,刘备确实是有了一定的成长,因为如果是在之前,他根本就不会听庞统的建议,直接就莽过去了。
    可是到了现在,他却能够平心静气地准备北伐了。
    当然,除了成长之外,还有两个缘故也很重要。
    一,刘备对于陈逢,几乎可以说是绝对的信任,所以在得知后者没有往西撤退之后,心里多多少少就有了一些准备,在庞统的劝说以后,他自然也就很快地理解了。
    二,刘备很了解曹操。
    他很清楚,想要拽着这个宿敌一般的强人往某个方向走,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如今陈逢显然完成了。
    虽然冒险了一点,但这也许本就是陈逢早已料到的呢?
    除了这两者之外,也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了。
    比如说政治上面更加成熟了,变得冷血了,觉得哪怕只有自己也能跟曹操硬钢了……
    以上所说,那是统统滴没有。
    因为以上的所有,几乎是出身就决定了的东西,根本就不会随着时间发展而改变。
    简单来说。
    刘备虽然时时刻刻都以刘邦为效彷对象,但他还真就没有刘邦那两下子。
    最起码,没有刘邦那么厉害。
    当然,这是往坏了说。
    往好处说的话……就是没有刘邦那么冷血。
    或许有人会说,刘邦跟刘备的出身不都一样吗?怎么就不会出现一样的性格了?
    哎。
    这俩人的出身,还真就不一样。
    首先来说,两人出身的区域本就是不同的。
    前者,也就是刘邦,出身于中原四战之地的沛县,从早年间开始,就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秦始皇统一的步伐当中的战争残酷。
    看多了之后,刘邦就算是没有领会某些东西,但他最起码也能明白一点。
    有些时候,战友死,总比自己死要好。
    可刘备就不同了。
    刘备出身于北方,最少经历过五到七次异族南下大事件。
    经历过的异族劫掠,更是可以称得上是无数。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家一户如果想要生存下去,那该怎么做呢?
    抱团!
    唯有抱团,生活在这种区域的人才能活下去,才能吃饱饭,才能活的不是那么的艰难。
    除了抱团之外,生活在这种区域的人,还要必须学会信任。
    信任自己的亲族,信任自己的同乡,信任自己的朋友……就算不是百分百的信任,也得是百分之九十的信任。
    因此之故,生活在这种区域的人和家族,下意识地就会做出一些迥异于中原或者南方世家豪族的行为。
    比如刘备,他小时候受到刘子敬、刘元起等人资助的事情,就绝对不可能发生在幽州以南的世家豪族身上。
    不信?
    看看贾逵的经历就知道了。
    贾逵没有能力吗?
    显然是有的,不然他祖父也不会授予他兵法了。
    可是在他祖父死了以后呢?
    连条裤子都没人资助。
    按照道理来说,贾逵好歹也是着姓(大家族)出身,家族里面有钱有势的人不敢说海了去了,但也绝对是不少见的。
    生在这样的大家族里,要是在北方的话……比如公孙瓒、刘备这一对难兄难弟,他们就算再不济,总也会受到家族接济,不仅会给他们想办法谋个差事,还会给他们报个顶级学校(卢植)。
    相比于此,生在河东着姓大族的贾逵,却是连一条裤子都没有。
    类似的事情,中原一带的世家豪族经常会干。
    最经典的例子除了贾逵之外,还有一个郭嘉。
    他也是世家……豪族出身,但他早年间的生活怎么样?
    若是没有外人(荀家)接济,郭嘉不仅得不到好的教育,可能还会吃不饱饭……好吧,后者其实已经有了。
    这一点,历史上面早就已经有记载了。
    有人或许会说,郭嘉生活的年代里,郭氏早就已经没落了,怎么可能帮得到他?
    首先来说,没落不没落之类的,并不是旁人来说的,应该用史书来说。
    史书记载,黄巾起义的时候,当地最为着名的世家有四个。
    荀、陈、郭、庾。
    这四家,几乎都是从周王朝时期传下来的,每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
    更为关键的是,按照史书当中对于黄巾起义与平定黄巾这段时间的记载,这几个家族都是当时最为显赫的。
    直到后来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他们才慢慢地开始下滑。
    但也就仅仅只是有限度的下滑而已。
    比如说陈氏。
    他们就是跑到了徐州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