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家兄李世民 > 第614章 河南、河东两道三十州大灾

第614章 河南、河东两道三十州大灾(1/2)

    半个时辰之后。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大臣,都急色匆匆的快步走进两仪殿。
    “老臣参见陛下!”
    “陛下,如此着急召唤老臣等人,可是发生了何种大事?”
    上方,李世民一脸阴沉。
    “洛阳,郑州、徐州、衮州……等三十州连降暴雨五日,黄河泛滥成灾,且这三十州俱发大水,河南、河东两道基本上被大水淹没!
    再加上山洪暴发,至少有数千人被淹墙毙,数万房屋被冲毁,整个河南、河东道数百万亩庄稼被冲毁,数百万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可收!”
    “嘶……”
    闻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等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满脸凝重。
    “再过半个多月,便是秋收之际,为何会出现此种天灾?”
    “不对,郑州、徐州等地天气比我长安早热半个月,那这几日,正是河南、河东两道各州收割稻谷之时!”
    “此时出现此种天灾,不是让河南、河东两道各州百姓的命吗?”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都可以直接想象到,河南、河东道那些老百姓们,正满脸喜色,准备收割一年辛勤劳作种植出的粮食,镰刀都磨的锃光亮。
    但老天爷却降下此种大水灾,眼睁睁看着那些粮食被冲毁,那些老百姓们心情是何等绝望!
    甚至,要是再冒出一些有心人在暗地里散播一些谣言,说不定直接闹出更大的事情来。
    “正是,此种要紧之事,尔等速速拿出一个章程来。绝对不能在大唐疆内,再次出现饿殍遍地,易子相食之惨事!”
    李世民满脸阴沉道。
    “陛下,微臣记得,莒国公在这两年,往大唐一共运回三百多万石的粮食,其中有五十万石粮食储藏在青州,一百万石储藏在洛阳,还有一百万石,储藏在长安。”
    房玄龄想起什么,连忙拱手行礼道:“如今,只能先靠这些粮食,先让河南、河东两道百姓,渡过此灾!”
    “善,二百五十万石粮食,正好可以派上大用!”
    李世民两眼一亮,直接大喊道。
    “来人,速召程知节、段纶、侯君集、张亮、窦诞等十二卫大将军入宫!”
    “是,陛下!”
    李嵬应了一声,便连忙往外跑去。
    说起唐俭,李世民内心一动,想起被他专门派去倭国的李孝恭,再次问道。
    “对了,李孝恭所率领倭国道大军现在何处?”
    “回陛下,按照我大唐水军行程,河间郡王大军,再有半个月,应该便可抵达青州海港!”
    杜如晦思索片刻,便急忙说道。
    “半个月?”
    李世民神情一喜,说道:“从倭国回来,李孝恭定然还能带回上百万石的稻米!”
    “陛下英明!”
    杜如晦与房玄龄等人,也都想到这一茬,又都是一喜。
    “来人,起草诏令!”李世民直接大喊道。
    “是,陛下!”
    早已候着的中书舍人连忙应道。
    “诏令倭国道大总管李孝恭,抵青州海港后,立即率领倭国道大军,携带倭国收缴而来的粮食,前往衮州、齐州、鄂州等州城,救济灾民!
    其中尺度,由倭国道大总管李孝恭,择情做主!……”
    李世民说完,又是一顿。
    随即,便再次看向杜如晦。
    “茂约带着大军,前往林邑等国,走了多少日子了?”
    “莒国公?”
    听到这,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又是一怔,便都是神情大喜。
    “陛下,莒国公在春耕之后,便出发。想必,这会,莒国公应该开始从林邑等国返程!”
    杜如晦再次说道。
    “如此,再过四五个月,又有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抵达青州海港?”
    李世民心情一喜。
    “陛下英明!”
    房玄龄与杜如晦、魏征等人满脸喜色的称赞一番之后,都不由脸色怪异。
    “陛下,好像我大唐此次不用调集南方的粮食,便可直接拿出五百万石的粮食,救济灾民!”
    李世民也不由神情怪异,好像确是如此。
    “没想到,仅仅两年的时日,我大唐已经可以拿出这么多石的粮食来!”
    说着,李世民原本沉重的心情,直接放松了下来。
    “我大唐国库能有如此丰厚,玄霸功劳甚大!”
    “陛下所言极是,要是放在以往,我大唐关中关内之地,最多才能抽调出一百万石的粮食。而且,耗费时间甚久。
    而现在,我大唐顷刻间,便可抽调出三百万石的粮食出来!”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一脸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