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西游:我,东海龙太子,拜师菩提 > 第一百一十章 心界的区别

第一百一十章 心界的区别(1/2)

热门推荐:
    敖青面对佛祖,心中也难免有几分紧张。
    毕竟,无论是神话中的释迦牟尼,还是西游记的如来佛祖,都是极其神通广大的存在。
    在敖青看来,如果以“凡”、“仙”、“圣”、“道”这四重境界来划分的话。那么佛祖,即使不是“道”境,也绝对是近乎于“道”境的存在了。
    虽然,在敖青的心目中,可堪之为“道”境的,当属太上道祖。
    至于为什么,还是因为以佛教来看,佛祖释迦牟尼虽然是佛教始祖,至高无上。但是,仍然有阿弥陀佛作为“佛中之王”。
    而且释迦牟尼与魔主波旬多次交锋,虽然稳占上风,但也不能完全压制魔道。
    因此,从这几方面来看,也许对于佛祖而言,“至圣”这个称呼要更加适合一些。
    不过无论如何,眼前的如来佛祖,也仍然是敖青自出世以来,除了师父以外,见过的最强者。
    在这极乐世界,心界力量无法进入,就已然很说明问题了。
    而佛祖给敖青的感觉,倒是并不高高在上。相反,还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面对佛祖,敖青只觉得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就好像看到了“觉悟”一般。
    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样面向佛祖“朝圣”,敖青就感觉,自己似乎无限地接近“佛”。
    “太子无须多礼。”
    如来佛祖缓慢开口,他的声音犹如雷音,在大雄宝殿中轰动。可是敖青入耳,却又显得极为平和:“太子乃菩提祖师之亲传,我昔年与那祖师,也有甚深交情。我之所以得闻菩提,便是得了祖师相助。因此,太子有何问题,尽可道来。”
    如来佛祖这一番话,意味诸多。
    敖青瞬间便意识到,果然,这佛祖和自己的师父菩提祖师,是有交情的!
    从佛祖的话中听来,十有八九,是相互有着成道的因果的。
    传说释迦牟尼诞生于无忧树,悟道于菩提树,说法于七叶树,涅槃于桫椤树。
    而这“悟道”所在的菩提树,或许,便与菩提祖师有关!
    以往敖青就有此猜想,如今佛祖的话,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了,佛祖得益于祖师,祖师,或许也得益于佛祖。只不过这些细节,却是敖青有所不知的了。
    既然有了这层关系,敖青就感觉自己的话好问许多了。
    他并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问道:“既如此,敖青便先多谢佛祖赐教。请问佛祖,眼下我所在的,乃是极乐世界,还是菩提心界?”
    佛祖说道:“眼下你正在西方灵山,极乐世界。至于你的心界法力,则在极乐世界之外。”
    果然!
    敖青又问道:“既如此,灵山和心界有什么分别?”
    佛祖道:“周天之内有三界。乃欲界,色界,及无色界。欲界有六道,乃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色界乃清净世界,无有欲染。无色界乃无形体,唯有受、想、行、识四心,无一物质之物。灵山,乃是色界,你的心界,便是无色界。”
    如来佛祖所说的话,并不晦涩,敖青听了,便有了一个大概得了解。
    同时,他也终于懂了,心界的概念。
    佛祖所说的,正是佛门对这个世界的划分。
    在道教中,三界的说法很简单,便是“天界”、“人间界”、“幽冥界”。
    但是在佛教中,却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一切有欲望有形体的世界,大致可以对标凡人世界。
    色界是清净法界,比如诸佛所在的世界,都属于色界。
    无色界便是只有思想,没有形体的世界。
    心界就是一个只有思想,没有形体的世界。对应的便是佛教的无色界。
    不过,话虽如此,敖青却还是有些奇怪。那为何“极乐世界”,也可以只让人的思想进入,而不必身体进入?
    他将这个疑问问了出来。
    佛祖闻言,微微笑了笑:“因为,极乐世界乃是我所创造的心中世界。与灵山,其实是两处所在。”
    佛祖这么一说,敖青顿时恍然大悟。
    就是说,现实中,的确是有一个“灵山大雷音寺”的。但是那个世界,是属于色界,是有形体的佛门世界。
    而众生念佛,前往的,却是由佛祖创造出的心中世界。
    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的。就像敖青一样,佛祖也曾在菩提树下悟道。他自然也能够拥有心界的法力!
    当然了,话虽如此,敖青却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不同之处。
    那佛祖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说道:“昔年我于菩提树下悟道,明悟心中世界。故而开辟出了极乐世界,希望一切众生死后可以往生极乐。因此我这心界,乃是以灵山为根源,不增不减,亦不可动。那菩提祖师的心界,虽亦幻亦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