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孙权兵败太史陨

第二百五十九章 孙权兵败太史陨(2/3)

慕有这样的机会,因此对于接替周瑜掌握江东大权,鲁肃并不排斥。
    但鲁肃认为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淮南这一战,此时并不适合节外生枝。况且,周瑜并没有写信来说明受伤之事,此时自己就过去,一定会让周瑜寒心。
    孙权对于周瑜不报伤情的事情也很不满,并且担心周瑜伤势过重,江东军群龙无首,万一被刘备反戈一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坚持让鲁肃立刻去。
    如果是为私欲,鲁肃自然是不会去的,但孙权有一点说到了鲁肃的担忧之处,那就是刘备军的态度。
    赤壁之战后,刘备军力急剧膨胀,但却没有相应的地盘,刘备原本与周瑜商量的是江东取荆北,刘备取荆南,这个决定周瑜跟孙权汇报过,孙权对此也是支持的。
    但荆南出人意料的被孙绍在极短的时间内夺下,并且戒备森严,刘备军没有水军,只好放弃荆南攻略,此刻的刘备对荆北欲望极大,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在孙权的坚持下,鲁肃奉命前来处理荆北之事,孙权则自己领兵继续向北。
    鲁肃临行前再三恳请孙权不要轻敌冒进,稳扎稳打,不求大功,但求无过。另外,在行军作战方面多听太史慈的意见,孙权一口答应。
    鲁肃走后开始几天,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徐徐推进,稳扎稳打。
    赤壁之战后,曹操担心孙权趁机攻打淮南,任命乐进镇守淮南,乐进兵力不足,在稳扎稳打的江东军面前连续小败几场。
    孙权几场胜利之后渐渐轻敌,将鲁肃的话抛诸脑后,开始加速向合淝挺进,太史慈觉察出曹军似乎是在诱敌深入,于是出言提醒。
    孙权对太史慈帮助孙绍的事情耿耿于怀,根本不听太史慈劝告,大军快速挺进到合淝城外四十里处。
    乐进早已在此摆好阵势,太史慈再次劝孙权,乐进以逸待劳,早有准备,此时不可与战,应该变成防御阵势,徐徐撤退到有利地形,至少先站稳脚跟。
    孙权此时已经被前面连番胜利冲昏头脑,再次不听劝告,下令全军进攻。
    结果两军鏖战江东军占得优势之时,左面张辽、右面李典忽然领军出现,江东军瞬间被三面夹击。
    孙权面对突然出现的张辽和李典军毫无防备,对混乱的局势也无力扭转,只能看着江东军从优势局面迅速崩溃。
    张辽如同在白狼山一眼,看准了孙权所在,带着五千虎豹骑衔尾追杀,五万江东军被一万五千曹军杀得大败。
    太史慈、贾华、宋谦等大将拼命抵挡,方才掩护孙权安全退走。
    此战江东军损兵将近三万,宋谦、贾华当场阵亡,就连太史慈也为了掩护孙权撤退力敌张辽、乐进两员猛将,最终身受重
    伤。
    江东军一路败退,一直退到巢湖附近,被赶来的周泰、蒋钦接应上,曹军才放弃追杀。
    鲁肃赶到之后,江东军终于有了主心骨,在他的安排下,江东军缓缓退出淮南,一直退到庐江城,才止住颓势。
    张辽和李典是在孙权出兵之后才受曹操委派前来救援的,二人率领一万虎豹骑,星夜兼程赶到合淝与乐进汇合,之后三人制定了诱敌深入,最终在合淝城下与江东军决战的策略。
    鲁肃抵达之后,张辽见江东军防备严密无机可乘,也没有再主动扩大战端,因为曹操在张辽出发之前曾再三叮嘱击退孙权守住淮南有功,越过边界轻启战端大过!
    庐江城中,太史慈躺在孙权锦榻之上,面色苍白如雪,眼神暗淡涣散。
    孙权、鲁肃、周泰、蒋钦等江东大将全都围在身边,孙权看着榻上奄奄一息的太史慈,眼中尽是愧疚之色。
    曾经因为孙绍之事,孙权对太史慈百般猜忌,甚至每次得到孙绍更进一步的消息,孙权都要将太史慈和周瑜骂上一遍。
    这一次北伐淮南,鲁肃一再叮嘱不可冒进,要听太史慈建言,但自己却因为偏见,屡屡无视太史慈,一意孤行,没想到在张辽追杀甚急的要命关头,太史慈却依然奋起余威,拼掉了性命,这才救下了自己。
    孙权又羞又愧,想起太史慈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这几年自己的所作所为,更是觉得无颜面对太史慈,他紧紧握着太史慈的手,热烈盈眶,无语凝噎。
    太史慈原本就有旧疾在身,这几年已经几乎没有动武,早已不复当年之勇,这一次他强行拖住张辽、乐进,身受重伤,生机已绝,军医已经尽力,却无济于事。
    太史慈悠悠从昏睡中醒来,孙权感受到太史慈的动静,立刻轻声唤道:“子义、子义……”
    太史慈看着孙权,眼神却渐渐模糊,孙权的脸渐渐变成了孙策,太史慈脸上露出微笑,道:“伯符,我很快就要来找你了……”
    孙权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又是羞愧又是心痛,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哽咽道:“子义,我是仲谋……”
    太史慈愣了一下,重新看向孙权,似乎是看清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