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智者千虑

第二百六十八章 智者千虑(1/2)

    邓艾带着杨雨以及特战一队立刻赶往津乡,在次日便到达了津乡附近水域,他们没有靠得太近,而是用孙绍给的「千里眼」仔细观察,最终邓艾确定了一个水湾里面必定是荆北军船厂所在!
    邓艾没有自己去带队攻击船厂,他们只有五十人,贸然出击就算侥幸得手,只怕也是损失惨重,这些队员可是孙绍极为看重的,邓艾自然不会让他们白白在这里牺牲。
    孙绍虽然将这支少年军成为「特战队」,但他心里明白这支少年军不可能像后世的特种兵那样,以一敌百,飞天遁地,毕竟这个时代能配给他们的装备跟后世相比落后太多了。
    邓艾虽然不知道孙绍常常念叨的枪跟他所用的铁枪有何不同,为何威力会差那么多,但对于自己部下的战斗力的认识他还是分清楚的,他没有选择逞强,而是立刻回去将情报告诉了驻扎在武陵郡附近的凌统。
    凌统立刻领军出发,在杨雨的指引下果然找到了荆北军的秘密船厂,凌统一声令下,荆南水军发动强攻,荆北军虽然拼死抵抗,但在悬殊的实力面前依旧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便被攻破水寨。
    凌统率军突入水寨,放火将船厂和里面正在打造的战船烧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扬长而去。
    凌统领兵回寨,将摧毁造船厂的消息告诉了邓艾,邓艾这才放下心来,安心去睡觉。
    邓艾已经多日不曾好好休息,这一刻放下心事,一直睡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然而刚刚醒来,他就听到了一个不是好消息的好消息。
    杨雨兴冲冲的告诉邓艾,马谡也找到了一处秘密船厂,并且配合甘宁将其烧毁了!
    为了能够更快的找到荆北的秘密船厂,邓艾与马谡决定分开行动,各自带领一个小队,除了他们还有两个特战小队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单独行动。
    杨雨一脸兴奋,但看邓艾脸上却毫无喜色,心中不由得嘀咕:「这两位统领啥都好,个个都是年纪轻轻,但智谋超群,坏就坏在这俩人啥都要要争一争,弄得他们这些做属下的有时候不知如何是好,就像现在他就不知道该跟邓艾说些什么。」
    此时孙绍也前后收到了邓艾和马谡的捷报,跟邓艾一样,收到第一份捷报的时候,孙绍心情舒畅,可接到第二份捷报的时候,孙绍就笑不出来了。
    「狡兔三窟,真伪难辨!诸葛亮啊诸葛亮,你可真是会给人出难题啊!」孙绍自语道,刚才他还吃的津津有味的早餐,这一下子就变得没有味道了。
    江陵,刘备大营。
    刘备和诸葛亮也正在用早膳,二人虽然贵为荆北军的君主和军师,身份贵不可言,但他们的早餐也不过一碗白粥配一点腌菜而已。
    并不是他们为了提倡节俭而以身作则,实在是如今的荆北实在是太穷了。
    赤壁之战前的荆州北部可以说是这天下最为富庶繁华的地方,甚至是曹操治下的许都也比不过襄阳,但随着战火蔓延到荆北,那些如同盛世的繁华便一去不返了。
    建设一个繁华富庶的荆北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而毁掉它,区区几场战争就足够了。
    这几年先是江夏被孙绍攻破,城中财富被掠夺一空,接着是二刘与蔡蒯联盟对峙,曹操夺了荆州之后下令荆州世家大族北迁,接着是赤壁大战,战争消耗的大部分钱粮是从北方运来的,但荆州本地自然也没少征收。
    赤壁大战后,曹仁、周瑜、刘备在这片土地上厮杀,蒯越将江陵府库几乎搬空,曹洪直接劫掠江陵城,固然是罪大恶极,就算以爱护百姓著称的刘备,这几年下来也没少干那横征暴敛之事。
    这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荆北争夺战刘备虽然赢了,但他赢得并不轻松,除了手下兵丁的损失,刘备更加痛惜的是他的名声。
    刘备之所以走到哪里都被百姓爱戴拥护,那是他曾经在平原、在徐州广施仁政,爱护百姓积累起来的名声,如今这名声在别的地方或许还叫的响亮,但在他治下的荆北地区,却是几乎没有。
    赤壁大战后刘备兵力膨胀,武器装备也比较充足,唯一的遗憾就是兵粮所获甚少。
    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粮食安全依旧是永恒的绕不开的话题,更不要说在那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
    士卒要打仗就要吃饭,没有粮食再精锐的军队也会顷刻间分崩离析,裁减兵员那是不可能的,兵粮不足的时候,与百姓争夺粮食就成了最后的选择。精华书阁:
    就算是刘备爱民如子,不愿做那与民争食之事,就算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算无遗策,没有粮食他也变不出来。
    刘备军最初是给百姓说借粮,但有借无还,不借还不行,跟抢其实也没啥差别,刘备的名声也理所当然的坏了起来。
    不过至少此时,刘备心情不错,并没有被这些糟心事影响心情,因为刚才传来的消息,荆南军又烧毁了他们一处假的造船厂。
    「还是军师技高一筹啊,孙绍此刻只怕是食不甘味了吧!」刘备笑道。
    诸葛亮却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