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女帝登基后,我被迫当了九千岁 > 第八十二章 张维正的心思

第八十二章 张维正的心思(1/2)

热门推荐:
    “皂衣处的职责是督查百官。”张维正缓缓吐出这句话。
    公孙用面色微变,低声道,“这是效仿昔日临朝的官统阁?”
    张维正微微摇头,“临朝的官统阁是以儒家制约百家,所以儒家才能凌驾于百家之上,但皂衣处不同,是以宫中内官为主,上查百官,下查诸士子言行。”
    “义父同意了?”
    没有回答。
    “好了,把他叫进来吧。”
    公孙点头,出去将左道奇领了进来。
    左道奇看着站在窗前的人影,他头发黑白参半,虽然看上去有些老了,但身躯依旧挺拔。
    他当即弯腰九十度,态度恭顺,“见过张相。”
    张维正转身,笑容温和却又不失锐气,“本来想早点见到你,宫里临时有事把我叫了过去,耽搁你时间了。”
    左道奇再次作揖,“张相为国事操劳,岂能如此说。”
    “前几日听许应说,你对查妖一事很擅长?”张维正说道。
    左道奇瞬间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那只鬼眼妖虫的事情,这许应嘴也太长了吧,这点小事都要告诉张维正。
    “只是取巧而已,谈不上擅长,许兄高看了。”
    张维正再度笑了笑,“你与宫里的那些太监,不太一样,倒是更像读书人。”
    “跟着九皇子,读过几年书的。”
    左道奇抬头,小心的问道,“不知今日张相召我来所谓何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竭心尽力。”
    张维正摆摆手,“只是很久没有与年轻人说过话了,想与你说说话罢了。”
    左道奇沉默,他不相信张维正这么闲。
    果然,下一刻,张维正给了他一个文牒,“你总归是个宫里人,出行不便,既然你化名左太白,就给你个左太白的读书人身份。”
    “多谢张相。”左道奇有些意外,但还是上前双手接过那文牒,是一个类似于身份证一般的文书,上面写着生年与户籍。
    “好了,你下去吧,公孙用会送你离开。”
    左道奇点头,后退几步,正要转身。
    便听到张维正似乎极其无意的问了一句,“昨日你去见昌邑公主了?”
    “是,昨日有幸被昌邑公主召见。”左道奇连忙回答。
    张维正点点头,不再说话。
    左道奇一头雾水的退了出去。
    他总感觉今天来尚书府怪怪的,似乎有一种错过某种机缘的感觉。
    ……
    在他走后,公孙用并未第一时间出去,而是留了下来。
    “义父不收他为弟子了?”
    张维正摇摇头,“我从未想过收他为弟子,只是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他对朝堂的局势,其实并不满意,自诩清流的诤臣们,还有其余奇道之儒,大肆贪污受贿的官员,他早已不满,本想自己动手解决,但皇帝不信任他。
    那天他在宫中见到左道奇的那面锦旗时,便想到了一个主意。
    既然他不好动,那便帮那群腐儒找一个刽子手。
    本以为还需要一些时间,左道奇才能做到。
    却没想到,左道奇自己给公主出了那个主意。
    倒也是阴差阳错。
    为左道奇准备一本文书,不过是将左道奇卷入这场泥潭的一个补偿,未来若是宦官失败,那么那本文书,或许能让左道奇逃过一劫。
    ……
    左道奇并不知道张维正今日召见他的目的,公孙用将他送出尚书府,他便准备去找阳春王世子。
    阳春王世子与郡主,是在元吉三年入京的,彼时皇帝登基已经稳固朝堂,阳春王不得不将世子、郡主一起送入京都。
    元吉帝对两人倒是不错,不但因为两人入京,将原本的阳春王府扩建两倍,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派人亲自慰问,偶尔会将两人接入宫中小叙。
    算算日子,两人入京已有十二年之久。
    阳春王府的位置极佳,算是京城的心腹地带,左道奇来到时,便看到了一个个带刀甲士站在王府门口。
    他看的清楚,这些甲士,与守卫皇宫的那些甲士一样,都是出自羽林卫。
    ‘保护’的还真是到位啊。
    元吉帝真是个好大伯。
    左道奇心中想着,走上前去,礼貌的说道,“这位大人,我乃巨鹿书院学子左太白,受人之托,给世子送件东西。”
    那人上下打量了左道奇一眼,“什么东西?受谁的托付?”
    靠。
    这阳春王府守得这么严吗?
    左道奇心中郁闷,将魏潜的那两个玉牌取出来,“这是东西,至于谁的托付,我不清楚。”
    也许是漫长的软禁生涯中,世子的老实让侍卫们松懈了些,在左道奇塞了两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后,侍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