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65章 不再沉默的学生群体

第65章 不再沉默的学生群体(1/2)

    暑期档正式进入了白热化的绞杀阶段。
    只在周六这一天,就有四部热门影片同台厮杀。
    一个字,卷!
    而挤在其中,投资体量最小,热度却最高的《天才枪手》,就相当显眼了。
    这不,周五其票房就只有1976万,日票房连续2000万+的势头被打断了。
    显然,还是有些观众受到了负面言论的影响,放弃了这部影片。
    这让竞争对手大受鼓舞。
    报纸上继续不断在挑影片的逻辑漏洞,恨不得将所有bug摆在公众面前;这股抹黑潮甚至蔓延到了电视圈。
    当天的早间新闻之后,唐宇电视台娱乐频道,就在一期娱乐节目上,插播了昨天晚上采访的从《天才枪手》影厅涌出来的家长观众。
    “我不会带孩子来看这部电影,以免让他在作弊上找到代入感……”
    “人物设定三观就不正,我怕影响孩子三观……”
    “作弊就是错的,电影却拍成了耍酷,真不应该拿到这个分级的……”
    如果只看这些舆论的话,这完全就是一部诱人犯罪的限制级电影。
    可是,媒体上并不只有一个声音。
    更多的媒体对“现实版跨国作弊”与“电影版跨国作弊”之间的联动感兴趣极了。
    虽然“现实版跨国作弊”还没有最终的调查结果,但单单是媒体挖掘到的细节,就足以让人感到目瞪口呆——
    春田教培机构组织跨国作弊事实上已经是第三年了,只不过第一年没有发展海外客户。
    更加有趣的是,它第一年还真的就像电影里,聘用了枪手前往澳洲参加考试,记下答案传回国内。
    只不过它找不到《天才枪手》里男女主那样的天才,作弊效率太低了,才转而收买考场工作人员。
    而这其中,如何相互勾结,如何暗中招揽到有钱的考生,如何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做到保密……一点也不比电影里惊心动魄的安排逊色。
    这种电影与现实的交相呼应,唤醒了很多远离考场多年的人对考试作弊的回忆。
    谁的学生生涯又没作过一两次弊呢?尤其是上大学之后。
    哪怕自己没有,身边的同学肯定也有……
    就很想看看与“天才们”的作弊有多大的差距。
    于是在周六休息日,很多上班族兴冲冲地来到电影院,要买《天才枪手》的票。
    然后他们发现……没票了?!
    尼玛,这才中午吧?
    ……
    他们不知道,这一天全国的很多影院,都被另一個群体给攻占了。
    不管针对《天才枪手》的舆论如何喧嚣,有一个群体都被大家下意识无视了——学生群体。
    这也很好理解。
    学生群体既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也没有话语权,还不成熟,有什么好关注的呢?
    但是,当学生们选择用脚投票的时候,爆出来的能量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譬如某两位学生正在进行的谈话——
    “你去看《天才枪手》了吗?”
    “没有。刚考完期末考试,那种紧张焦虑让我做梦都被惊醒,不想再去看考试的电影。”
    “可以去看看。”
    “好看?我看到报纸上有吹它的,有骂它的,都不知道信那个好?”
    “报纸?拜托,好多报纸像是怕我们看不出收了钱似的,黑得那叫一个无脑。你看过电影就知道了,拍得很酷,绝对符合你的口味。”
    “真的?”
    “不仅如此,我觉得它还拍得很讽刺,讽刺了成年人自说自话的世界。不仅是在电影里,还有在现实里……”
    “你说得这么玄乎,我倒真想去看看了。”
    “去吧,可以和小黑他们一起去,他们是集体买票。”
    “……”
    类似的一幕,出现在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中间。
    再好的口碑,也需要时间发酵。
    虽然没有网络时代那般方便,但利用普通影迷来影响普通影迷,有时候比传统媒体更加高效。
    《天才枪手》已经上映了三天,前期的观众口碑终于开始发酵,率先引爆了学生群体的观影热情。
    尤其是正处于放假之初的学生,有的是空闲时间,而且动辄呼朋唤友,一去就是一大群人涌进电影院。
    这状况还惊动了院线的管理层。
    “《天才枪手》今天所有场次的票都卖光了?”有影院经理跑到售票台亲自了解情况。
    “对。这部片子受欢迎程度完全超出了预料,主要是学生群体,几乎一来就包场了。”售票员笑逐颜开。
    “学生包场?”影院经理一听,也眉开眼笑。
    这是院线最受欢迎的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