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124章 鸡汤不该是这样的

第124章 鸡汤不该是这样的(1/2)

    “岂止是不利好?你这简直是要把我为难死!”
    王维回到公司后,老王忍不住拍桌子抱怨道。
    华娱圈正规的片子,制作流程异常严谨,一部电影从立项到开拍,再到最终上映,一年是最短最短的了。
    偏王维异于常人——连筹备加拍摄带后期制作,一般五六个月的功夫就能搞定一部电影。
    正常来说,老王应该是笑掉大牙的。
    在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制作周期越短,越有利于制片方回笼资金,这样的“快枪手”,对于任何制片公司来说都是宝藏有木有。
    而落在《沉默的羔羊》上,快枪手还是那个快枪手,老王却笑不出来了。
    “才四十多天,你就完成了全部拍摄……”
    老王一脸牙疼道:“我现在压根不关心你丫是怎么做到的,我只关心一点——”
    “现在是一月底了,以伱的速度,就算再晚再晚,到五六月,后期制作也肯定完工了,那到时是选择上映呢?还是不上映呢?”
    外人乍一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电影制作完成了,为什么不上映呢?
    如果是单纯的商业片,这个问题确实不需要考虑;但如果目标是冲奖,老王这话就不难理解了。
    ——好吧,虽然老王对于《沉默的羔羊》的冲奖,到现在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天马奖对于惊悚片的习惯性歧视不是那么好打破的,弄不好,连提名都捞不着几个。
    但是,怎么说呢?
    用“主辱臣死”来形容那是夸张过头了,但同仇敌忾的心还是有的。
    虽然王维也没有明说一定要拿下什么什么奖项,但公司还是为《沉默的羔羊》制定了冲奖策略。
    按照近些年天马奖大赢家——东部影业的经验,冲奖策略可以总结为三部曲:
    首先是抓准公映时间,先在前一年的下半年小规模公映,赢取口碑,之后再在颁奖季大规模公映,加深印象;
    其次就是专业而密集的宣传攻势,最好是雇佣专业的公关公司;
    最后就是抹黑对手,炒作竞争对手的污点。
    ——最后一点要不要学习且不说,前面两点是肯定要学的。
    实际上,一般的艺术片都是这么做的。
    天马奖一般在每年的三月至四月举行颁奖,所以大多数冲奖片,会选择在十二月上映,往往还采用点映的模式,就是为了离评奖的时间近一点。
    毕竟,年初或者年中上映的电影,即使表现出色,到了第二年年初天马奖评选时,评委们还有没有印象都不好说了。
    这哪有踩着年度的尾巴出来,评奖时正在电影院中放映的电影,更容易让评委们记忆深刻呢?
    所以,这就是《沉默的羔羊》面临的窘境——
    如果年中上映,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如果年底上映,起码要“库存”大半年。
    造成这种窘境的,一方面是敦煌冲奖经验还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就是王维这厮的……“快”!
    看到对面淡定如常的王维,老王就更嫌弃了——
    “你说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宋之诚吗?几乎是同时立项,但他前不久才刚开机,拍五六个月,后期制作再花几个月,刚好掐在年底完成……难怪人家是天马奖种子选手。”
    王维是真的淡定。
    他只是在感慨命运的巧合。
    彼世的《沉默的羔羊》,在他印象中,好像也因为不被制片方看好能够冲奖,从而改到了年初上映。
    但这部片子大概就是为打破“传统”而生的,最终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成为了第二年的奥斯卡最大赢家。
    当然,不是说命运巧合,王维就能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背景下复制同样的成功。
    只是吧,他对这部片子的信心,本来也不在“正常”的冲奖策略上。
    所以,年中上映还是年底上映,其实区别都不大。
    于是,这厮一本正经道:“你说得对,我想了想,咱本来也不是靠奖项吃饭的,《沉默的羔羊》按正常上映就好!”
    瓦特!??
    老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啊喂,你前面的表现可不是这么说的,又是要“拿出影帝的实力”,又是卯足了劲要“打脸”……你要说没有冲奖的心思,那是把我们都当弱智了。
    现在这画风一转,是几个意思?
    “话说,杀青后你做了心理咨询没有?”老王怀疑地问了一句。
    “我没有精神分裂。”王维一语点破,继续一本正经道:“我是觉得,没必要为了冲奖,而将事情搞得这么复杂。这部片子没获奖,我有的是剧本,继续冲奖。”
    嗯,他一点假话都没说——
    一个加buff的事儿,确实没必要搞得太复杂;他脑中也确实不缺少冲奖的剧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