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126章 将竹杠敲到底

第126章 将竹杠敲到底(1/2)

    王·虽狗但帅·维,不知道有人在觊觎着他的“美色”,但他知道有人在觊觎他的假期。
    作为《夏洛特烦恼》的编剧和第一制片人,哪怕电影上映在即,倒也不影响他休假,只是——
    “一上映就有大盘30左右的排片?”
    上一次有电影在热门档期上映首日,就能够占到大盘30的排片,是什么时候来着?
    已经想不起来了。
    事实上,随着每个热门档期加入的影片逐渐增多,即使是五大的片子,想要一上来就争取到近三分之一的排片,也几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这可是整体大盘30的排片啊——敦煌之前的片子,票房大爆后,在个别院线能获得50以上的排片,但折合成整体大盘的排片率,最高也没有超过30。
    由此可见此次院线方对于《夏洛特烦恼》的优待了!
    所以,王维先是一惊,随后反应了过来。
    “看来是把我们当成春节档一号种子选手了啊!”
    “你果然明白!”
    王传启笑了起来。
    说起来,今年的春节档确实有点特殊。
    虽然春节档在这两年开始被视为热门档期之一,但这个档期其实还挺“年轻”的。
    毕竟,作为华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这个概念,对于国人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两个字——回家。
    回家后跟家人在一起,胡吃海喝胖八斤,打打麻将、放放鞭炮、赶赶大集……很少会想到去看电影。
    ——八十年代以前都是这样,压根就没有春节档的概念,在过年期间,是没有什么电影市场可言的。
    也就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但有钱了,而且春节期间的过节方式、消费理念,也正在极大地发生着变化。
    大过年的,一家人除了看电视,也开始选择去电影院看个电影,图个乐呵,于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有了“春节档”。
    不过,虽然说同是热门档期,但春节档还远远赶不上暑期档、国庆档这种历史悠久的档期,基本上还没有发行方拿什么大片到春节档来上映。
    ——更别说今年撞上了票价提价风波的春节档。
    本来因为电影票提价,电影市场就偏冷;
    有的发行方一看观众的抵制情绪出乎预料,又临时改档;而没有好电影勾起人们看电影的想法,又导致这段时间的票房市场更冷。
    “……一来二去的,居然把《夏洛特烦恼》给突出来了。”老王也是真的意外。
    尽管对《夏洛特烦恼》有一定的信心,没有跟其他发行方一样临时改档,但他从未想过它能成为第一档的种子选手。
    敦煌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待遇?此前几部爆款,可都是在票房对战中才一步步得到院线方的资源倾斜。
    当然,现在他和王维都猜到了原因——
    “喜剧片从来都是春节档中最卖座的类型!”
    “所以,看来同期上映的其他喜剧片水平都不咋滴!”
    而院线方之所以给了《夏洛特烦恼》这么高的排片,原因自然是——
    “寄希望它能带动萎靡不振的整个大盘,将抱有抵触情绪的观众重新拉进电影院。”王维肯定道。
    老王点头赞同。
    下一刻,王维意识到,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敲竹杠的机会——
    “敦煌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我争取到了最高的一档!”老王冲着王维眨了眨眼。
    果然!
    王维心中一叹,就说这厮不会放过这么明显的敲竹杠的机会!
    当然,只要能拉观众入场,院线方也是不吃亏的。
    他们卖爆米花、卖汽水等边际利润很高的产品,利润都是独享的;用老王的话说——只要爆米花里下的盐巴稍微重一点,就轻松赚回来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这不是很好吗?我也可以更轻松的休假了。”
    说是这么说,但王维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老王就摸摸鼻子,道:“问题是,院线方有个要求——他们希望你这个制片人亲自站台帮忙宣传。”
    乍一听貌似很容易理解,相比起毫无名气的导演金在库,作为编剧和制片人的王维,无疑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王维并不认为大过年的,多他一个人顶着寒意四处跑宣传,就能让观众迅速入场。
    顶着他怀疑的目光,老王轻咳一声,继续道:“所以,院线方是看中了你放大话的本事,比如吹一下票房大爆什么的……”
    呵呵,我就说事情并不简单!
    别看他此前数次“大放厥词”,但哪一次不是有了相当把握才放的?
    《夏洛特烦恼》在另一时空票房大爆是不假,王维也相信,即使经过了改编,搬到这个时空也能得到观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