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电视剧的影响力大到了可以被视为ip的程度,衍生品授权就更赚钱了,手办、文化衫、游戏改编权……一说都是眼泪——羡慕到眼睛发红而留下的泪。
扳指一算,骆建洲的笑容逐渐隐去,只剩下羡慕之余的凝重和深思。
“内容行业中,一切商业成功的根基,都还是要回归到内容本身啊!”
制片人也感慨:“是的,我必须承认,王维内容创作的本事,超强!”
这话一出,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虽然外人都将目光放在唐一公身上,但他们作为圈内人,怎么会不知道,《射雕》的创作主导权,其实还是在王维手里。
最典型的证据是,唐一公为了继续完善“射雕江湖世界”,不得不推迟退休计划,继续和敦煌合作打造所谓“射雕三部曲”。
如果是站在武侠迷的角度,这个消息自然让人欢欣鼓舞;但是如果站在敦煌对手的角度,这未免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骆建洲就悄悄皱眉:“老戴,我发现个问题。你不觉得这个家伙太变态了吗?从电影到电视剧,好像拍什么作品都能用麻袋装钱!”
“……因为,他确实能拿出好作品。”制片人先生看着骆建洲,心底也很无奈。
敦煌今年大爆的几部影视作品,近的就不说了,哪怕是没人会认为是经典的《夏洛特烦恼》,也绝对称得上是优秀的商业电影。
在影视行业,伱有爆款作品,你就能用麻袋装钱,一切不服都只能憋着。
骆建洲却不认为仅仅是“好作品”的原因,“这个家伙的运气也未免过于变态了点?”
——对王维这个家伙的强运,骆建洲一向是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
当初和他处女作对上的时候,就是这样了,一系列巧合简直是有如神助一般,直接让他的事业起步腾飞。
前不久让他扬名国际的《沉默的羔羊》就更别提了——骆建洲不怎么相信所谓权威的心理学解释,他更相信是这个家伙神秘的强运在起作用。
骆建洲不知道对方的强运是献祭了灵魂还是老天的私生子所致,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事实就是,这个家伙太过变态,参与制作的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大爆了。
就连不赚不赔的片子,他都没有拍过。
在这家伙的字典里,似乎除了“成功”,就只有“大成功”和“超级大成功”了。
更变态的还不止于此——
“这个家伙还总能花最少的钱,赚最多的钱。”
话说制片人先生对于这个技能简直要流口水。
本来大家瞅着敦煌今年一系列影片的投入,资金都快被抽干了,想和王维合作拍摄他的新片。
直到一个毫无名气的小龙套成为他新片主角的消息传遍圈子,大家都知道,参与投资的希望很小了——因为花不了多少钱。
很简单,如果是投资动辄过亿的大片,即使是最自信的大导演,也会在演员上给自己加一道保险,找具有强大号召力的大明星出演。
只有回本压力不大的小成本,王维才不在乎随便启用一个新人。
偏偏,关于他的新片,虽然没有更多的消息透露出来,但大家都知道,这个家伙的“小成本”,绝对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小成本”。
“难道他最变态的,不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拍片超快吗?”
骆建洲说起这一点都觉得不可思议。
两人第一次交锋后,他一部片子都还没上映,对方已经有两部电影下档了,而且都取得了让他也瞠目的票房成绩——这种保质保量,就好像脑海里早有无数成片,只需要随便拍出来一样。。
“变态啊变态!”两人异口同声感慨道。
这样的人,一旦有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络,那会是什么情景?
就是现在的情景——敦煌重新成为华娱圈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好吧,本来也不算完全忽视。
因为有发行渠道的电影公司与没有发行渠道的电影公司,在五大的眼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
前者是可以合作的对象,水平再高,也是好的内容提供商;
后者则是眼中钉,是需要警惕的竞争对手,最好找个机会一棒子敲死。
而没敲死的后果,就是一旦有了变态的内容制作者加入,分分钟恢复强大。
当然,这也不是说敦煌成为二线影视公司中数一数二的存在后,五大就会马上把敦煌当成生死大敌来打压。
这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敦煌后面的经营方针——
如果王维这个变态的家伙,愿意放出部分利益,和五大合作,你好我好大家好,五大也不介意带着只能猫在国内的敦煌玩;
但如果敦煌像以前一样,想要染指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