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215章 避不开的硬仗(二合一)

第215章 避不开的硬仗(二合一)(2/3)

于其他的想捡便宜的电影公司开出的“天价”分成,他连听都不想听——拍不出好电影,分成比例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第二个让他拒绝拉拢的原因——在整个圈子里,好故事都是具有稀缺性的,但对于自家老板来说,好故事从来是不缺的。
    不得不说,金在库是聪明人,庄耕也是聪明人。
    要说五大拉拢人的条件还是很丰厚的,而且挖角这一招也挺毒的。
    不管王维有多少好剧本,最终还是要导演拍出来,才有价值;
    而导演被挖角了,产量就会上不去,片库扩张太慢,无法做到细水长流,每年都有新的影片加入片库,带来版权收入,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就不会太稳定,更别说挑战五大什么的了;
    还有,以敦煌的发行能力,每年如果没有制作出五六部电影,人力资源就处于一个冗余浪费的状态,公司始终给人以不够稳定的感觉——没有人才希望在一个不稳定的环境中发展。
    当然,圈内并不缺少导演,即使是五大也不可能垄断导演资源。
    但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都喜欢和熟悉的导演合作,不是没有道理的——单单是一个磨合问题,就能让一家公司的制片效率大降。
    再说了,敦煌哪怕又培养出了一批导演,五大也可以跟在后面割韭菜,这样也相当于敦煌用自己睿智的挑人眼光为五大赚钱了。
    奈何,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敦煌系导演团队被“洗劫”的基础上。
    而现实中,除了一个于振峰导演,五大的挖角再无突破。
    他们的挖角大招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业内都说,在敦煌证明过自己再跳槽,逼格咖位待遇,立马升一档,这让敦煌在导演群体中的人缘更加好了。
    只是,在挖墙脚上的“小胜一场”,并没有让敦煌方有多高兴,因为——
    “五大的挖人只怕也有故意转移视线的意图,这不,现在有个坏消息,今年我们每一部片子的档期,都与五大的同类型大制作撞上了!”
    《人在囧途》即将下档之际,老王召集敦煌管理层,指出这个严重的问题。
    “每一部都撞上了?”王维诧异地挑眉。
    “是的,每一部!”
    “故意的?”徐道行话音刚落,就知道自己说了一句废话。
    这不是故意的还能是什么。
    要知道,在国内,电影的排挡早已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每年各时段电影的布阵成为电影公司高层的必杀技,也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的必修课。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是天天都可以当首映日的。五十多个周末,也不是每一个都适合成为电影档期的。
    热门档期人人都想要,譬如国庆节周末发行的电影,票房一般都有十月其他周末至少三倍。
    但是,每年上映的电影可远远不止五十多部,所以,每一个档期都有影片撞车,这是必然的。
    只是,很少有两家片厂将两部同类型的片子排在同一档期上映,抢同一批观众——去年明珠影业安排一部惊悚片和《沉默的羔羊》同期上映,结果一部质量还不错的电影连水花都没溅起,就成了一个有名的反例。
    一般来说,片厂大多会在半年乃至一年前就确定重头大片的具体档期,这样各大片厂就能分析自家的片子和竞争对手抢同一批观众的胜算有多少,进而协调彼此打对台的片子错开首映档期。
    “档期报告出来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与五大高层进行沟通,毕竟,挑同一天发行同类型片子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老王缓缓说道。
    其他人都默默点头。
    哪怕是直接打对台作竞争的电影,一般也绝少真的撞期、硬要在同一周末进行首映,说到底,大家都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斗气。
    “但是,他们都不肯让步,一个个表示自家不惧任何竞争。”老王哼声道。
    “五大是不是疯了,为了围剿我们,都不惜两败俱伤了!?”周霖难以置信道。
    王维弹了弹手中的档期报告,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你看,五大是分开和我们打对台,也就是说,对于五大任何一家来说,最多是一部片子两败俱伤,但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全军覆没!”
    “嘶!真t狠!”老周倒吸一口冷气。
    是啊,这一招才是真的狠!
    五大为什么忌惮敦煌?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排首位的肯定是敦煌太能赚钱,崛起的势头太迅猛。
    稳定的财源、持续的影响力,这是一个电影公司扩张的显著征兆——“钱是人之胆”这句话永远是成立的,你没有相应的资金流,伱就不会想着挑战五大。
    反过来说,你有相应的资金流,再有发行能力和野心,只要继续发展下去,你也就真的彻底做大了。
    在票房大盘几乎恒定的前提下,敦煌的做大也就意味着五大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