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几个?”
弗兰克闻言也是哑然失笑。
确实,一个电影项目从成立到推向市场,其实就像是一场赌博,并没有一个成型的、科学的计算公式,不论由谁来做都是靠猜;
只是有些人猜得较准,有些人运气较差而已。
敦煌,还有那个年轻的华国导演,运气是挺好,但也不可能一赌就赢。
可惜的是,弗兰克先生并不知道,某人逢“赌”必作弊!
……
如果弗兰克看到王维此时桌面上摆着的两个剧本,怕是只想高呼一声——你个作弊狗!
好吧,没有另一时空的经历,没人知道这家伙作弊了。
总之,狮王影业代理总裁杜卡特在絮絮叨叨地跟王维表了半天的功后,试探着问有没有适合的剧本,得到了王维的肯定回答。
倒不是王维对他有求必应,而是借此真正的掌控住这家公司。
——敦煌没有从国内派人进入狮王影业的管理层,负责监督公司的运转,自然不是因为对杜卡特等人百分百信任,而是好莱坞的圈子是很排外的,不熟悉好莱坞运行规则的外国人贸然进入,只会引发管理层上的动荡。
收购一家公司容易,真正的掌控住一家公司却并不容易,而人事问题也是最容易出事的问题。
但不派人,不代表着母公司的意志不能渗透。
输出创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相当另类的掌控方式——另类到大概只有王维才能施行。
很简单,如果不能保证创意具备开发前景,也得不到子公司准确而不打折扣的执行。
王维拿给杜卡特的第一个剧本是《惊声尖笑》。
这延续了狮王影业制作恐怖片的优势——虽然这个系列也不是太恐怖。
《惊声尖笑》系列在彼时空被成为“21世纪恶搞史诗”,里面对于北美流行文化符号的恶搞、对一些现象的夸张讽刺、对经典的戏仿和“致敬”,堪称无下限;
但在商业操作上,《惊声尖笑》系列绝对是一个成功的品牌,每部都只盈利不亏本,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典范之作。
另一个剧本同样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典范——《宿醉》。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自由宣泄的r级喜剧电影,剧情的话没啥节操可言,充满了低俗的笑话,搞笑的情节以及犯贱的对白;
但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来说,这部r级喜剧的黑马成色可谓是黑的发亮。
而从王维拿出的剧本可以看出,敦煌对于眼下的狮王影业的要求只有一个——用最低的成本,收割尽可能高的票房!
至于说赔本?
不能说没有这个可能,但是小成本就只有一个好处——就算赔也赔不了多少。
当然,更可能是——这如果都能赔?还要狮王影业的管理层何用?
……
依旧是无法突破4k字的一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