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 第261章 呵,老板说他不懂游戏

第261章 呵,老板说他不懂游戏(1/2)

    五大有没有get到游戏界的嘲讽不好说,但他们肯定get到了敦煌在游戏上的“日进斗金”。
    ——《电子游戏》的“盛赞”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很多没看电影的游戏玩家也注意到了《生化危机》这款游戏,让它的销量一下子猛增。
    如果说影视公司可能不懂游戏,但他们懂周边;而只要把游戏当作周边产品来看,他们的dna就动了。
    游戏这个非常能提供现金流的“周边产品”,看起来真是太香了!
    这可比票房上的收入要让人爽快多了!
    要知道,即使在本土,票房收入也就只有1/3左右能揣进制片方的口袋,其他大部分都要被院线等产业链条中的其他部分吃掉。
    而如果是海外市场,这个比例则还会进一步降低。
    何况,拿到手的票房收入中,制片方还得分润一大部分出去给导演、主演和其他投资人。
    ——可以说,华娱圈电影在票房上的收入,如果不是大爆的影片,一般并不能给制片方带来太多的利润。
    毕竟要分这块蛋糕的人实在太多了。
    当然,如果制片方和发行方同为一家,情况会稍好一些。
    这也是这些年来,影视行业的周边收入占比越来越高的缘故。
    只是,过去游戏这种“周边产品”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显然是没有什么太大回报,所以尽管大家知道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不低,但正经投入的没几个;
    如今,电影行业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就像游戏行业的心态正在发生转变一样。
    尤其是,敦煌的影视游戏化模式,相比于此前较普遍的游戏影视化模式,似乎更容易被影视公司主导。
    于是乎,只能看热闹的小公司且不说,自觉有能力分一杯羹的影视公司,无不计划起来——
    迈出步子小一点的,只是打算委托游戏开发商为自己开发热门影视作品的联动游戏;
    ——与授权开发不同,委托开发,可以说对游戏的要求,全部由影视公司确定,游戏开发商只是挣一个代工钱而已。
    当然,影视公司少不得还得准备一些游戏设计人员,以便完善开发要求,同时进行最后的检查。
    至于将来一旦这个游戏火了,要出后续系列怎么办?
    火了再说呗!
    而迈出步子大一点的,就想一步到位,学习敦煌组建自己专属的游戏开发团队;
    至于熟悉影视业的游戏开发人才哪里找?
    他们也早就想好了——
    挖人啊!
    不是说敦煌联合体“无法从外部战胜了吗”,那就从内部下手,就从开发《生化危机》游戏的项目组中挖,如果顺利的话,整个团队一起挖过来那就更好了。
    奈何,这一次敦煌和微博科技都早有应对。
    ……
    原本,在游戏版《生化危机》发售之后,辜锦光习惯性地觉得自己可以摸鱼一阵子了。
    毕竟,按照他此前在游戏行业的工作经验,此时游戏部门只需要维护已经上市的游戏,并慢悠悠地准备后续的资料片即可。
    当然,表面上,他们的工作还是比较繁忙的——整个部门一起摸鱼的要点,在于把工作有效的进行分割,让部门的每个人都做一点,这样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可每个人的工作量都不饱和。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接到了王维的通知。
    通知的内容很友好,可辜锦光自己翻译了一下,实际意思却是——
    “老子知道你们游戏部门最近比较闲,所以一直在划水;老子也知道外面有人正准备挖你们,所以人心有点浮动;所以,你们现在就给我开新项目《生化危机2》吧!”
    没错,王维这一次应对挖角的手段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我让他们忙得连搭理挖角者的工夫都没有,看还怎么被挖角!
    对此,辜锦光只想哀嚎:这种时候,他就一点也不想有一个懂游戏的老板了!
    ——尽管王维一直自认为不是很懂游戏。
    他穿越前就不是一个资深游戏玩家,而且虽然玩过不少游戏,但对于怎么制作游戏,终究是一个外行。
    但穿越者的bug之处就在于,仅仅根据对未来游戏发展趋势的了解,就能提出不少有用建议了。
    譬如针对《生化2》游戏,王维建议大刀阔斧地推翻《生化1》的风格,加入越肩视角,使得玩家可以自由地瞄准射击,彻底颠覆了前作的固定视角玩法;
    而且,在和敌人互动的场景、大boss设计、紧张的战斗节奏和氛围渲染上,他都提出了不少创新性的想法,让辜锦光很是耳目一新!
    ——好吧,如果有另一时空的“老玩家”在此,就会明白王维的想法均来自于一代经典之作、对许多tps游戏都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生化4》!
    这也是王维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