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31章 总顾问

第31章 总顾问(1/2)

    就在叶参谋骑虎难下时,莱蒙洛科夫发话了,他用一双蓝眼睛盯着王学新,叽哩咕噜的说了一阵王学新听不懂的话。
    叶参谋将原话翻译给王学新:“我们想知道一点,你们是否有更先进的火箭筒?”
    王学新一愣,他原以为毛子是为燃烧弹来的,没想到却是为火箭筒。
    不过想想又觉得正常。
    毛熊的对手是汉斯,开战初期,汉斯用坦克接连打了几场漂亮的闪电战打得毛熊狼狈不堪。
    于是,毛熊更想要的就是反坦克装备而不是燃烧弹。
    王学新猜的没错。
    此时毛熊驻华夏武官及军事总顾问是毛熊名将崔可夫。
    总顾问虽然身在华夏任总顾问但一直在关注国内的战局……这反应是正常的,毛熊帮助华夏其实也是为自身利益考虑。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华夏如果能消耗或是拖住更多的鬼子,就意味着鬼子对毛熊的威胁越少。
    在此之前,总顾问或许还能全心全意为华夏提供帮助,但此时国内战斗打响,他当然会将目光转向国内。
    于是总顾问很快就了解到一个可怕的现实:开战之初毛熊就折损了大半空中力量。接着,汉斯就以绝对的空中优势协同地面装甲部队发起猛烈的进攻打得毛熊一溃千里。
    这与毛熊失去制空权有关,没有制空权坦克就失去了空中掩护,往往就成了敌人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的靶子。
    也与毛熊使用坦克的错误战术有关……毛熊将坦克配属给步兵使用造成坦克过于分散,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毛熊的坦克虽然先进但总是陷入敌人的包围进而被摧毁。
    总顾问思考一个问题:要怎么才能解开这个死局!
    夺回制空权?
    这显然不太现实,生产战机及训练飞行员都不是短期能完成的,而眼前的战局却迫在眉睫。
    改革坦克战术?
    这条路虽然可行,但战时变更战术往往会使部队陷入混乱,它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不能急功近利。
    增加反坦克炮?
    似乎也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反坦克炮目标太大,很容易成为敌人飞机、步兵、炮兵甚至是坦克的目标。
    正在总顾问焦头烂额时,突然想起重庆方面的军队这段时间似乎购买了一种单兵反坦克装备,叫……火箭筒。
    总顾问原本对这种火箭筒不屑一顾。
    他甚至还对部下说:“那不过就是装上火箭上的一枚反坦克手榴弹!”
    总顾问之所以有这种不屑的心态……
    一个是源自于他相信反坦克更多的需要空中力量和坦克本身,而毛熊拥有这些,所以完全不需要考虑这种简陋的单兵武器。
    另一个,则是总顾问知道毛熊拥有火箭类武器,而且还比这种火箭武器先进得多。
    但是现在……
    总顾问突然发现似乎就只有这种装备才能救毛熊于危难之中。
    原因是单兵装备勿需顾忌敌人的空中力量,敌人飞行员根本无法看清步兵手里拿的是火箭筒还是一把步枪,更何况步兵通常还是趴在地上作战。
    同理,敌人的炮兵、步兵、坦克等也无法阻止火箭筒……因为火箭筒射手是混在步兵里甚至躲在掩体内作战,没人能彻底阻止这东西靠近坦克。
    想到这里,总顾问马上让人从顽军那找来几具火箭筒。
    但测试的结果却让总顾问大失所望……这种火箭筒的穿甲能力只有十几毫米,这在华夏战场上或许够用却无法阻止汉斯的坦克。
    不过总顾问一想:
    火箭筒是八路军卖给顽军的,以他的验验看,卖武器一方往往会留着一手,也就是出售低配版而将更先进的高配版留在自己手里保持技术优势。
    于是,总顾问就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派人与八路军联系。
    总顾问又哪里会想到,八路军由于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卖出的不仅不是低配版甚至还是高配版……顽军工业能力更强,另外又填充了无烟炸药,于是顽军手里的火箭筒威力更大。
    不过现在就不一定了。
    王学新马上就想到斯金奈那交换到的空心装药技术……那可是一百多毫米的穿甲能力,肯定能满足毛子的需求。
    于是,王学新很肯定的点头回答:“有,当然有!”
    “穿甲深度是多少?”莱蒙洛科夫又问。
    “一百毫米左右!”王学新回答。
    莱蒙洛科夫立时就瞪大了眼睛,然后摇头道:“不,这不可能!你们加大了弹头?用了烈性炸药?”
    也难怪莱蒙洛科夫会是这样的表情,从十几毫米一跃至一百多毫米的穿甲深度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真有一百多毫米的穿甲深度,就意味着这世界没有任何一款坦克的装甲足以抵挡火箭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