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都督请留步 > 第408章 挡我者死(上)

第408章 挡我者死(上)(2/3)

霸先了。而王琳部则在朱异豪宅附近监视萧纶军的动向。
    萧纶虽然大败,但主力仍在,同样也是不能放任不管。
    “这样,你带本部人马阻止刘益守的人马过河,再命王琳部回援。”
    听到萧绎的话,樊毅囧着脸,不知道要怎么去执行这道命令。
    王琳是萧绎的小舅子,平日里就飞扬跋扈,麾下一帮兄弟都是亡命之徒。樊毅自己不过是“刚刚”投靠过来的将领,王琳会听他的么?
    去阻挡敌军过河就更扯淡了。樊氏兄弟拉拢的部曲,都在樊猛那边,如今都在朱雀桥。萧绎麾下的湘州兵马,哪里能听自己这个“降将”的指挥呢?
    樊氏兄弟都是人才,只可惜,打仗并非单打独斗。若是没有部曲,将领便什么都不是。
    “还愣着做什么,军情紧急啊!”
    萧绎不悦的斥责道。
    “殿下还是修书一封为好……”
    樊毅讪讪说道。
    “罢了!”
    萧绎烦躁的开始挥毫写信,墨迹干了以后,将贴身玉佩交给樊毅说道:“派人去送信,然后拿着信物去调兵。”
    “喏!”
    樊毅大喜,拿着书信和玉佩便走了。
    等他走后,萧绎长叹一声。刘益守派兵渡河是一个很坏的消息,但他不认为对方能把自己怎么样。王僧辩都已经攻入台城了,大势已定。
    刘益守来了又能如何?
    想了又想,萧绎感觉还是给对方写封信比较好,毕竟自己马上就是建康之主,能不跟这位“淮南王”动手那是最好了,毕竟大家还是亲戚嘛。
    ……
    秦淮河南岸,火把林立,浩浩荡荡颇有威势。
    河岸边,陈庆之之子陈昕正在指挥白袍残部将事先已经准备好的“栈桥”抛入秦淮河。许多栈桥依次排开,用粗麻绳相连,很快便搭起了一座浮桥。
    白袍军兵员来自湖边水寨,最擅长这种水上耍功夫的事情。不一会,陈昕便来到于谨面前拱手说道:“于都督,浮桥已经架设完毕,共有五座,请大军渡河。”
    “做得好!”
    于谨微微点头,喜怒不形于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白袍旧部精兵十分好用。
    然而若是没有萧衍的“遗诏”,若是没有扶持萧欢入主台城的策略,想驱使这波精兵可谓是难如登天。
    于谨心里很明白,其实战争的胜负,远远不在战阵搏杀,而是双方比拼实力,比拼策略,比拼大势。萧绎自己称帝,这一波他就已经输了,无非是输多少而已。
    “于都督,我部已经渡河完毕,杨将军(杨忠)派末将来询问下一步该如何。”
    正在这时,已经渡河成功的前锋杨忠部派出斥候来传递了消息。
    动作好快!应该是陈昕一边架桥,杨忠就派人一边渡河了。
    “命你部攻占太社与太庙,在那里布防,等待下一步行动。”
    “喏!”
    传令兵匆匆离开,于谨眯着眼睛查看远处的灯火,那是台城南门的方向。
    事先刘益守就有定策,主要是两大原则。
    第一个切忌分兵,无论有几路敌人,只管一路打回去即可。
    第二个更简单,先击破萧绎兵马,其他的人,可以先放一放,要排除干扰,不要做不紧急的事,更不要做没必要的事情。
    “若是萧绎此刻攻打台城,我们带兵攻土山后方,必能大破之。”
    陈元康笑着说道。
    其实于谨也在想这个问题,可万一萧绎现在没有攻城呢?
    “我军修养多日,士气高涨,可以一战。萧绎兵马鏖战多日,体力不支,如今正是击破他们的时候。”
    看到于谨似乎还有些犹豫,陈元康忍不住建议道。
    “主公大事,在下忐忑不安,唯恐有负所托啊。”
    于谨叹息道,他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平日里刘益守在还不觉得,将统兵大权交给他以后,才感觉好多事情和想象的不一样。
    “于将军关心则乱。此战就如同在地上捡球一般,捡一个就是一个,没有人说要一口气捡起来三个球。”
    陈元康感觉今天于谨完全不在状态,远不如勇猛果敢的杨忠,渡河极为坚决迅速。
    “明白了。”
    “传令下去,全军渡河,目标台城南城门。”于谨对传令兵下令道。
    听到对方下令,陈元康这才露出笑容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战胜负已定,在开战前就已经没什么悬念,现在无非是摘取胜利果实而已。
    牢牢的把握住篮子,让果子安安静静的躺在里面,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多用奇用险。不阴沟翻船,就是胜利。
    ……
    得知有军队趁着夜色在渡秦淮河,樊毅匆匆忙忙的在土山附近的大营内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