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穿越秦时的日常生活 > 第二章封君拜卿

第二章封君拜卿(2/3)

割。
    去年收获的五千石水稻全部留种,在今年一共种出了十万亩农田。
    十万亩农田。
    哪怕有数千农民同时收割,也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
    不过嬴政此次显然已经早有准备,不仅派人带来了安营扎寨的帐篷,甚至就连换洗衣物,乃至服侍的侍女都带来了。
    出巡的队伍足足在巴蜀停留了五日。
    ······
    五日后的傍晚。
    嬴政早早便率领众臣在帐篷内等候,众人面前虽然各自摆放着美酒点心,但却无一人有心享用,所有人全都望眼欲穿的看着帐门之外。
    不知过了多久。
    只听见一阵铠甲行走发出的摩擦声响起,紧接着蒙恬那张英武刚毅的身影,便从帐门外走了进来。
    躬身行礼道:“禀报王上,所有粮食已经收割并计算完毕。”
    嬴政高坐主位,沉声道:“速念。”
    蒙恬道:“是!”
    说罢。
    就见蒙恬缓缓打开手中竹简,开口道:“此番收割水稻共十万零二百三十一亩,其中肥田两万,良田八万零二百三十一。共计收获粮产······三十四万一千石。”
    哗!
    随着蒙恬报出最后的总收成,整个帐篷内瞬间掀起一片哗然。
    其实在这五日内,在场的众多官员臣子已经见识过了这种‘新稻种’的产量。
    因为之前统计的时候,他们时常见到以往亩产只有一石半的良田,种植‘新稻种’后,产量直接达到三石。
    而以往亩产两石半的肥田,种植‘新稻种’后的产量,几乎都能达到五石以上。
    但那时候,众人见到的终究只有几亩田,谁也无法保证十万亩田的总产量能够达到什么程度。
    而现在,随着蒙恬上报出最后的数据,众人顿时再也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
    十万亩田。
    收获三十四万石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一旦整个秦国都种植这种【第一代改良稻种】之后,直接就能把秦国的粮食总产量稳定的翻上一倍啊!
    “另外,自前年得到【曲辕犁】与【水车】的图纸后,公输家族众多能工巧匠日夜赶工,两年之间,已然新开垦出十万亩新田。”
    “按照目前的情况估算,若是此二物可以推广至秦国全境,我大秦的粮食总产量,应当还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五成以上。”
    就在这时,蒙恬突然又开口补充了一句。
    此言一出。
    整个帐篷内顿时再次掀起一片沸腾的狂潮。
    “彩!”
    “此乃天佑我大秦。”
    “还请王上告知臣等,究竟是谁为秦国献上如此‘神物’,我大秦一定要大大封赏于他。”
    ······
    “哈哈哈~~”
    听到蒙恬的汇报,嬴政亦是开怀大笑。
    虽说他早已知晓这种【第一代改良稻种】的产量,但每次见到秦国粮食增产,嬴政依旧会忍不住大笑出声。
    “好,蒙卿这几日辛苦了!来,满饮此杯!”
    嬴政说着,将手中一杯美酒派人赐予了蒙恬,蒙恬接过酒樽,大声道:“臣蒙恬,谢王上赏赐。”
    话毕,蒙恬直接举杯一饮而尽。
    待到蒙恬饮尽杯中酒。
    嬴政这才缓缓收敛笑意,开始处理起了正事,沉声道:“管瑜何在?”
    伴随着嬴政开口喊出管瑜的名字,原本欢腾一片的营帐,气氛顿时一滞。
    而就在这静谧的气氛中,只见位列前排的管瑜动作一顿,随即惨白着一张脸,整个人看起来都仿佛苍老了几分,缓缓迈步来到嬴政面前。
    “臣管瑜,拜见王上。”
    见到管瑜如今这副模样,嬴政本想借‘南郡赈灾’一事,好好训斥一番的想法,突然消失不见。
    须臾后。
    嬴政叹了口气,道:“管瑜,你·····告老吧!”
    管瑜表情陡然一僵,随后惨然行了一礼,道:“臣,谢王上。”
    说完,只见管瑜朝着嬴政行了最后一礼,随即佝偻着身躯,颇有几分凄凉的转身离开了营帐。
    看着管瑜的背影,营帐内有几分眼中闪过一丝于心不忍,但却无人为其求情。
    因为所有人,包括管瑜自己,从几日前见到这种‘新稻种’的产量后,他就已经明白自己不可能继续待在治粟内史的位置上了。
    这已经和功过对错没有关联。
    管瑜之所以不能继续当这个治粟内史,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嬴政不想让他继续待在这个位置上。
    如果说之前嬴政的强势,还有可能是‘昙花一现’的话。那么从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