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 > 第99章 你们是亲姐弟吗?【求订阅】

第99章 你们是亲姐弟吗?【求订阅】(1/2)

    离上台还有一会儿。
    后台一群人先给孩子找起衣服来。
    也好找,一会儿便拿来一件浅灰色的大褂,不是自己的,但穿上去八九不离十,而且坐着也看不出什么。
    主要为的是一个年纪,穿蓝色的确没有这件看着有效果。
    “看着还真有点不一样,至少能让人误以为二十来岁。”
    当姐的王瑶站在旁边各种打量着。
    “那也差不了哪去!”王云飞望着姐都囔一句。
    不过这一句都囔却被剧场经理听见,“人靠衣装,稍微弄弄肯定是要好一些的,穿好了便过去准备吧,快了。”
    “好!”
    点点头王云飞迈步上去侧幕等待到时候说书。
    其余人则也纷纷准备过去听,尤其是王瑶第一时间跟着弟弟身后,说一些有的没的,她这一次过来肯定是为看看弟弟怎么说书。
    平时光看说相声,所以有些好奇和新鲜。
    过去一看,发现书馆人还真不少,每个座位竟然都有了人,不过地方挺小,比华声天桥都小,但地方越小,所有人坐在一起听书的感觉越让她觉得舒服。
    毕竟听的是自己弟弟。
    呱唧呱唧呱唧!
    在到了时间点演员出来露面说书的时候,观众一如既往给出掌声。
    同时王云飞也是先鞠躬才坐下。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
    ”
    铿锵有力的定场诗给出。
    书馆观众再一次捧场给出动静。
    王云飞知道他们都是看在金老爷子的面子下才如此,所以更加珍惜机会,于是望着下面这些比自己不知道大多少的老少爷们开口。
    “还是先简单简单介绍一下吧,我叫王云飞,有了解的,知道金闻声先生是我爷爷,评书方面最近全靠他人家的教导。
    另外我也说相声,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去燕京玩玩的,燕京xx地方有一个华声天桥,各位有空去的话可以了解了解,听相声也算是图一个乐,当一个娱乐场所。”
    简单提一下德芸的剧场,不敢多提,下面这些位是听书来了,要死乞白赖的说德芸,观众们会烦,随便说一下就好。
    “其实也不管说相声还是说评书,唐宋元明清的故事都是告诉人向善教人学好的,不敢说高台教化但听完了能隐隐约约从故事当中明白什么。
    尤其是今天咱们要讲的《蒸骨三验》,这个故事过去是一个真事,离现在时间也不算太长,如果您几位家里有老人可以去问问说不定有印象,明朝的事情!
    ”
    一个话口转折,观众们有笑的。
    甚至还有吐槽。
    “好家伙,谁叫老人是打明朝过来的呀。”
    “介孩子跟老爷子风格倒差不多。”
    ……
    说完王云飞自己乐,“明朝别说问父亲,问爷爷那他也不知道。反正开个玩笑,故事是明朝正德年间,说的是官场上的一件冤桉。
    过去有这么一句话,即在宫门内,必定好修行。什么意思呢,衙门口、六扇门这些机构里面,他关系到老百姓生死二字。
    衙门口里的人想干好事想积德易如反掌,如果您行行好,说不定留下的便是一条人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说人活在世,还是好心需要多一些,也不图什么回报,但如果做了坏事。
    咱们虽然不迷信,但您各位记住了凡事必有一个因果报应。”
    “而今天咱们这主人公便是当官的,他不是想当坏官,从一上任就想当好官,清似水、明如镜、不亚于纱罩万盏的明灯,他愿意这样。”
    “但是!
    ”
    王云飞陡然把话语口加的很重,为的便是把观众的精神头拉过来,因为还有一些观众才来没看自己,不看不要紧,但耽搁之后进入故事,所以得提醒,不然听不明白。
    “但是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明朝正德年间,河间府肃宁县。
    县衙里边新上任的县太爷叫朱季裘,四十岁的年纪,今天上任忙活完,到晚上散了,他自己在书房里边摊开纸笔墨砚给家里写信。”
    “朱大人不错从小念书,家里边日子不好,没多少钱哥们兄弟还多,十个,他行小,前面九个哥哥。九个哥哥省吃俭用供他一个人念书。
    好不容易两榜的弟子得中进士,在燕京城等官等了六年,穷得够呛。
    当上知县后很高兴,摊开纸笔墨砚,研得了墨掭饱了笔,给自己哥哥们写信……”
    ……
    舞台上王云飞一句一句介绍着故事的人物,评书要慢慢来,人物的故事以及背景都要说清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故事。
    但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