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1805 > 第九十九章 藩国与皇庄

第九十九章 藩国与皇庄(2/3)


    天南七藩国(澳大利亚大陆)。
    合计六十四个藩国。
    算上之前撤掉的西海国,以及波斯海湾西南五郡国,大明的藩国原本有七十个。
    现有这些藩国的划分,看上去不是非常的合理。
    日本群岛总面积三十七万平方公里,拆分成了四个藩国,每个藩国九万多平方公里。
    北殷洲的地区,总面积超过五百万平方公里,也是拆分成了四个藩国,每个藩国上百万平方公里。
    因日本群岛人口多,而且距离本土近,为了方便统治和掌控,所以要细细的拆分。
    北殷洲殖民地,在开拓之初面积很小,人口也非常的稀少,关键有潜在的竞争者。
    所以藩国要大一些,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扩张,抵御可能存在的敌人。
    其他的藩国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大多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
    这些藩国的藩王,大部分是世祖皇帝及其兄弟的后裔,少部分藩王是世祖再兴大明时的功臣后裔。
    在今年之前,所有藩国都是切实的大明藩属国,受到大明朝廷的直接或者间接管辖。
    是近代意义上的附庸国,而不是以前的所谓朝贡贸易国。
    而到了现在,由于朱靖垣的藩国改革计划,这些藩国之中的一部分,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
    更多的藩国,也已经确定了「名存实亡时间表」,就等着被归入大明王朝。
    除了北殷洲的几个藩国,跟英法西三国的殖民地领土争端,确实需要到会议上谈谈,其他的藩国来基本都是来凑数来的。
    藩国改革之后的官员,都已经直接隶属于朝廷了,现在只是兼任的名义上的藩国官员。
    也不知道是无意还是人为,现在绝大部分藩国人都已经知道,努力了几十年都没有效果的撤藩,最终的决议是怎么确定下来的了。
    就是这次的谈判代表,大食亲王朱靖垣直接推动的。
    是他以配合谈判的名义,逼迫朝廷的老先生们不得不接受的。
    是他要求皇帝开放六大行业,换取了本土权贵和精英接受了这个决议。
    换句话说,就是大食亲王直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从藩国臣子变成了大明官员。
    或者是未来有很大概率能够变成大明官员。
    这放在传统的东方文化氛围中,这就是近乎恩同再造的效果。
    所以来自藩国代表们,要来见朱靖垣的时候,都是颇为激动,也都非常的郑重。
    向两位亲王介绍,再次郑重行礼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朝着朱靖垣的。
    无论是礼仪还是言语,都是格外的情真意切。
    至于朱简烽这位亲王,那就是正常的朝堂礼仪了,说的话都是标准的敬辞。
    行礼之后,更是基本都关注着朱靖垣这边,等着朱靖垣训话。
    朱简烽当然感受到了这种氛围,但是完全不以为意,非常随意坐在椅子上看热闹。
    比较特殊的是大食地区的两个藩国了。
    两河流域的两河国,是在这次大战的过程中占领的土地建立的。
    暂时是有藩国而无藩王,甚至也没有臣子的状态,后续也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藩王和臣子了。
    现在来的代表,是当地驻军充数的,所以对朱靖垣人没有什么感觉。
    然后就是朱靖垣的大食国了。
    大食国是波斯海湾西南诸国合并而成,藩国的臣子也都是原有藩国拼凑来的。
    原本的藩国大部分臣子,都已经或者正在返回大明本土。
    有的继续跟着撤藩亲王当幕僚,有的以士子的身份到吏部挂名,准备在大明重新进入仕途。
    更多的干脆退出官场,去其他地区的民间谋生路去了。
    现在大食国的臣子,理论上都是自愿留下来的,实际上很可能都是各个王府的「冤种」。
    现在看上去也都是苦口苦面的。
    朱靖垣看着自己理论上的王府长史,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消瘦中年官员,感觉自己能够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个「苦」字来。
    不过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在大明乃至整个世界的普通人看来,现在波斯海湾西南角那块地,除了沙子就还是沙子。
    被动的在那种地方当官,在推动撤藩的藩王手下当藩国的官,当几乎永远见不到藩王的臣子,这种心情是其他官员永远体会不到的。
    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朱靖垣准备今天见面之后,找个机会跟对方好好聊聊。
    自己母亲已经在准备人员和技术了,等到和谈结束就过去挖黑金(石油)。
    到时候保管对方乐开花。
    对方到时候就会明白,现在的苦都是值得的。
    藩国的代表们介绍完毕之后,各个皇庄的人员开始依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