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1805 > 第一四三章 在魁北克

第一四三章 在魁北克(1/4)

    泰平三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法属殷洲殖民地东北部,魁北克城。
    新天府皇庄海军第三舰队第六分队,顺着圣劳伦斯河口抵达魁北克城下。
    魁北克的名字,来自当地的殷人阿尔冈昆部落的语言,意思是“河流变窄的地方”。
    圣劳伦斯河在这里的确变窄了,再加上前方河口中的奥尔良岛,这片区域的形态宛如咽喉。
    魁北克也是整个法属殖民地和五大湖区,乃至后续要连接的蜜河流域,这整个北殷洲水网的东北出口。
    因此魁北克有殷洲大陆的直布罗陀之称。
    虽然这有夸张化的自吹自擂的嫌疑,但这个河港入海口城市的确非常重要。
    魁北克将是大明在在殷洲东北部接受第一个较大城市。
    驻守魁北克的法国部队和官员,虽然早半个月就得到了通知,这些天都在催促居民离开。
    法国也和葡萄牙一样,希望尽可能带走所有移民。
    法国的魁北克比葡萄牙的里约方便很多,跨过圣劳伦斯河对岸就是法国殖民地了。
    圣劳伦斯河上还有现成的魁北克大桥。
    历史上的魁北克大桥,是工程学上着名的反面教材。
    在1850年代,当地居民就迫切的希望建桥,1887年当地商人成立建桥委员会,1900年大桥开工。
    1907年大桥即将完工,但是桥梁在剪彩前夕突然垮塌,导致75名工人身亡。
    1913年大桥重新开始修建,1916年再次出现重大事故,一个支撑构件断裂,造成13名工人死亡。
    大桥直到1917年才最终建成。
    最初希望建桥的人大多都已经不在了,建桥委员会也都成立了三十年了。
    这个世界的魁北克大桥,比历史上提前了一百多年开工。
    桥和当地居民都幸运了很多,大桥平稳稳的建设完工,并且迅速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法国也不希望移民和大明人接触,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法国殖民的舆论氛围,并不比英属美利坚好太多,同样是坐在即将绷断的弦上。
    但是无论是官员,还是当地的居民,都没有想到大明部队来的这么快。
    现在仍然有大量居民滞留在城内。
    有些居民是单纯的行动缓慢,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
    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却是两个极端。
    有的是拒绝离开长期生活的地方,反对法国割让自己所在的土地。
    有的幻想着能成为大明藩国公民,不希望法国人强制他们去别的地方重新开荒。
    打着大明旗帜的船队驶入魁北克港口的时候,原本忙碌到有些混乱的港口慢慢的停顿了下来。
    无论是正在离开人,拒绝离开的人,不想离开的人,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
    一起看向那几艘远道而来的异国海船。
    不过他们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乱糟糟的议论声响成了一片。
    “是大明的船!”
    “他们是来驱赶我们离开家园的——”
    “我的房子,我的田地,我的一切都在这里,谁也不能赶我走!”
    “我要去向大明的官员请愿,请求他们允许我们留下!”
    “不要向明人投降,我们应该去战斗!”
    这些议论不影响大明人的行动。
    大明的船只慢慢的在码头上停稳,放下了舷梯。
    一个司的三百多名陆军士兵,背着步枪快步走下舷梯,在码头上跑步散开。
    检查周围情况,驱离距离过近的人群,控制了码头的局势后,在道路的两边列队。
    大明人在农业时代的时候,平均身高相比泰西各国就没有劣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北洋政府曾经给英法两国输送了十四万华工。
    英法对他们的印象是都是壮汉,这跟美国人对华工的矮小印象截然不同。
    因为去美国修铁路的华工,大多是被卖过去的“猪崽”,是活不下去的赤贫阶层。
    英、法两国索要的华工,是在北洋政府的配合下,从山东地区挑选出来的“精壮”。
    英国人当时有记录说,华工中有些人的身高能超过六英尺,也就是183厘米。
    当时留下的很多老照片显示,很多华工比英法的士兵和军官都高一截。
    这说明在没有工业化之前,在东方就已经能找到成批量的,身高超过欧洲人的“壮丁”了。
    这说明双方在身体基础上没有差距。
    毕竟十四万的数量已经足够组建十个师,英法的士兵也不可能专门找矮个子。
    其他的时代双方的普遍身体素质再有差距,那应该主要是生活水平的导致的营养差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