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我的夫人竟是前朝公主 > 第十章 官字两张口

第十章 官字两张口(1/2)

    江宁城的城南,新开了一间小药铺。
    作为当今世上最为繁华的几个城池之一,有家新开的铺子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而且这药铺也根本不起眼,不仅没开在繁华地段,更是连伙计都没有几个。
    偶尔倒是能见到几个白胡子老头过来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比起掌柜更像是书生的青衫人影才会露面,这些日子倒也不是没有病人上门,偶尔出现的老大夫也称得上尽职,只是稍微把了把脉,再开个药方抓点药,病人回去之后一帖药下去准好。
    但也就仅限于此了,药铺看起来潦倒,新的东家也没什么开业的动作,唯一能注意到的左右商家,也在感叹这铺子怕是要不了多少天就会关门。
    “生意哪儿有这般做的?跑到偏远巷子开药铺,也真是想得出来。”
    “话也不能这般说邻里有间药铺也方便了许多,而且诊金也比那些大药铺低上不少。”
    “便宜准没好事,谁知道是不是黑心铺子?到时候吃死人才有乐子了。”
    “怕不是借着药铺的幌子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小老儿前夜打更的时候,倒是见些持刀持矛的丘八押着人进了那药铺,当时还以为遭了贼人,第二天也没见有事传出来。”
    “押的什么人?”
    “借着烛火打量,倒像是那些城外难民兴许是看错了也说不定。”
    “定然是看错了,放难民进城,那还不乱了套?那些挨千刀的,可别把病传到城里来。”
    “唉也不知道要封到什么时候,城门码头一关,不知道多少人吃不上饭,米也就罢了,最近青瓜都快买不到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好”
    类似的议论声在坊间并不少,于是几天下来去药铺的客人不仅不见多,反而越发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
    时间进了五月,城池里已经有了暑气,擦了擦后颈的汗水,顾怀坐在药铺里看着账簿有些走神。
    说是账簿,其实更像是采购单子,李府的人做生意确实干脆,自从和清明谈拢,租铺子收果蔬招人手一气呵成,原本顾怀还只是打算借点钱开间药铺,没想到李府连本钱都先垫上了。
    这样一来需要的时间倒是比预想中短了很多,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就该是第一批土制青霉素产出的日子。
    但问题也来了,这些天李府的干劲实在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想颇有种攒了好些年力气不知道往哪儿撒然后一朝爆发的感觉。
    有些匆忙的脚步声响了起来,顾怀从账簿收回目光,看到了跨过门槛的李狄:
    “情况不太好,就算打着师父的旗号,官府里有些人也不放心把那么多钱交给一间药铺。”
    这些天已经熟稔了很多,顾怀也就跳过了寒暄:“这次又是谁想伸手?”
    李狄顿了顿,在椅子上坐下:“瞒不过你。”
    “有钱老这个太医作保,又有李府出面开了药铺,官府应该很高兴有个冤大头站出来接过这烂摊子才对,哪里会卡着那点小钱不放,”顾怀笑了笑,“只能是有人的胃口太大,觉得之前给得太少。”
    “还是医署那边,毕竟这些该是他们的事情,处理瘟疫赈济灾民都不关提刑司的事,我这般出面,已经是有些逾矩了,”李狄给自己倒了杯茶,“没有明说,但想要打点过去,不比府尹那边少。”
    顾怀站起身子看着外面的街景,轻轻挑起眉头:“我找人查了查,瘟疫连绵数月,朝廷的拨款是两月前下来的,二十多万两银子,还有数十万石粮食,结果他们就看着城外难民去死,如今哪怕确定了咱们能治好瘟疫,也只给五万两,现在花了一万多两去堵他们的嘴,居然还不够?”
    “还不止,”李狄轻轻摇头,“到时若是出了问题,少不得要把过责推到你我身上。”
    “不声不响就吞了十余万两银子,瘟疫如果治好,功劳自然是他们的;若是治不好,也有咱们出去背锅,”顾怀笑了起来,“确实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也难怪能谈下来。”
    “同官府做生意,开国几十年来,大概是头一遭,”李狄舔了舔牙上的茶叶,“如果不是我师父出面,根本不可能谈成。”
    接连许多天的奔波让他有些疲惫:“现在怎么办?”
    “谈生意的时候,双方地位不对等,只能是这样的结果,事到如今也不可能翻脸,还能怎么办?”顾怀摇摇头,“再拿一万堵他们的嘴。”
    “城外可有好几万难民,钱都给了他们,你拿什么给难民治病?”
    “够了,反正赈灾的事情你也没谈下来。”
    李狄有些呆滞,在亲眼看到顾怀有治愈瘟疫的能力后,他就一直在官府之间奔走,靠着钱老的人脉和关系替这桩生意铺路,不知道求爷爷告奶奶和那些官员拉扯了多少次,才算是勉强把事情办了下来,但此刻顾怀的态度让他觉得眼前这个青衫书生可能只存了想捞一笔的心思。
    他走到桌前,低头看着顾怀:“城内的药材价格被抬到了多少,你知不知道?你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