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是这样做的。”
一下午的时间,足够魏老三和他新找到的汉子们完成准备工作了,从菜市回了李府,在魏老三面前露了几手,顾怀便让魏老三自己出门带着那些人做起了生意,自己就在小楼里开始了埋头制作,但折腾了一下午,听魏老三回来说一点都没卖出去,顾怀一开始还有些不信,可亲眼看到魏老三手下的人是如何做生意后,他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他走到那汉子身边,从扎着茅草的长杆上取下一串冰糖葫芦,咬了一口,咀嚼后下了结论:
“货没问题确实也不太能出问题,冰糖葫芦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不定,就太离谱了。”
没错,冰糖葫芦。
不想付出成本以免打了水漂,要挣钱的路子就窄了许多,而且还要考虑李明珠那边的反应,能选择的余地就更少,所幸冰糖葫芦这个东西还没有出现,而且这种新兴事物确实很暴利。
山楂洗净切开去核,两份糖一份水熬成糖稀,用竹签串好山楂,刷一层油再均匀裹上,冷却之后往杆上一插,没有丝毫难度可言。
唯一的难点可能在于这时节山楂不易寻,而且瘟疫刚刚过去,城外怕是树皮都要被扒干净了,但江宁是个大城,只要花钱总是能找到的,无非就是成本问题。
舔了舔嘴角的糖霜,顾怀算了算:“一串冰糖葫芦,山楂和糖的成本加起来不到两文钱,卖十文是不是太黑了?但卖五文,以后就没有降价的空间了。”
见一下午一根都没卖出去,顾怀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魏老三有些:“公子根本没有人买”
“两个糙汉子往街头一杵,闷头鹅一样不出声,别人怎么知道是卖的什么?有买的才奇怪了。”
顾怀三两口吃完了一串冰糖葫芦,接过一个汉子手中的长杆,深呼吸一口之后,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冰--糖--葫--芦!十文一串,老少皆宜,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这动静把身边路过的百姓吓了一跳,片刻之后,长街上的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他喊的什么玩意儿?”
“不知道,好像是吃的。”
“冰糖葫芦?这玩意儿不就是红果嘛,卖十文,想钱想疯了?”
“看那打扮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沿街叫卖?简直有辱斯文!”
“要不要过去看看?”
“绕开些,谁知道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很显然冰糖葫芦这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引起了江宁老百姓们的热烈反响,好些路过的百姓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很快就匆匆加快了脚步,人流熙攘,片刻后就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只剩下顾怀被寒风吹乱了头发。
面对魏老三和几个新招募的难民汉子们投过来的目光,顾怀有些尴尬,他搓了搓手,还没来得及说话,一道声音就响了起来:
“来一串。”
声音很清朗,尾音有些悠然,顾怀松了口气,一只手伸到了他的面前。
皮肤很白,连血管都清晰可见,随着松开手掌,修长的手指间十文钱显露出来,掉进了顾怀的手里。
来人挽了个道髻,穿着一身蓝底白纹的道服,明明是男子打扮,如同水墨勾勒的面容却如倾国女子般俊美,一双大眼睛倒映着江宁的夜景,静静地看着顾怀。
“嗯?”
恍惚了片刻的顾怀回过神,忙取下支冰糖葫芦递了过去,男子轻轻咬了一口,大眼睛里露出些惊讶神色,深深地看了顾怀一眼,转身汇入了人群。
“好了,第一笔生意做成了,”顾怀拍了拍手,“这是个好兆头,毕竟万事开头难”
魏老三一时瞠目结舌,被魏老三招来的几个汉子额头已经浮现了青筋。
“我承认,之前是有些想当然了,就算这门生意跟捡钱差不多,但开始的时候还是要下点功夫的,”顾怀咳了咳,“口碑需要打出去,商品需要再包装一下,比如洒些芝麻而且受众也选错了,东城是比南城繁华很多,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闲心掏钱买沿街叫卖的吃食,咱们得换个孩子多一点的地方。”
他想了想:“江宁的夜市多不多?”
……
江宁是前朝旧都,大乾立国后迁都,江宁自然也就成了陪都,可这一百年过去,江宁也丝毫不减当年的繁华,甚至在城外难民聚集的情况下,城内依旧一片盛世景象。
江宁内城便是前朝宫城,如今已经成了安置勋戚的地方,以及官员办公的衙门,外城分成了各种各样的坊市,就算不是节日也不会宵禁,除了落魄些的南城,其余三城入夜时分反而比白日还要热闹。
连绵的灯火让江宁成了不夜城,被街道和内城墙分割开的大小坊市里,各种各样的商铺迎来了客流最为鼎盛的时段,处处可见贩夫走卒、才子佳人,街道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