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风起明末 > 第四章:万军

第四章:万军(1/2)

    嘉靖年间,募兵也开始拥有正式的编制——营哨制。
    一般来说募兵的兵制都会按照实际情况有所改动,地域不同各有不同。
    而后当戚继光被调到蓟镇练兵之后,北方的营哨制基本上便依照其制定的军制定了下来。
    以十二人为一队,每队设队长一人;三队为一旗,每旗设旗总一人,全旗官兵三十七人。
    三旗为一局,每局设百总一人,共一百一十二人;四局为一司,每司设把总一人,共四百四十九人。
    二司为一部,每部设千总一人,共八百九十九人。
    三部为一营,设将官一人,中军一人,火器把总一名,其下官兵共计两千六百九十七人,全营共计两千七百人,不过这个人数也并非是固定,而是在上下之间浮动。
    军队行军,一般是以旗为小单位,以局为大单位。
    一旦行军路上遇袭,各队队长的职责便是约束军兵,而旗总则需第一时间领兵向着本局百总的方向靠拢。
    呼喊声、金号声、步鼓声在官道的上空响彻,官道之上一众明军虽然没有看到任何的敌人,但是全都提起了十二万分精神,不敢有一刻怠慢。
    “嘭!!!”
    一声巨响陡然响起,犹如惊雷一般在陈望的耳畔炸开。
    倏忽之间,两侧的丘陵之上无数旌旗陡然竖起。
    “杀!”
    下一瞬间,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已是滚滚而来。
    “希律律————”
    队列之中,战马嘶鸣。
    陈望紧握着缰绳,控制着座下有些受惊的战马,举目向上望去。
    一杆黑色的大纛,自右侧低矮的丘陵后面冉冉升起。
    大纛之下,数以万计的衣着各异的流贼汇集成了漫无边际的黑色浪潮涌下丘陵。
    两侧刚刚还空无一人安静非常的山坡之上,现在却已是人山人海!
    漫山遍野,尽是人潮,黑压压一片又一片,层层叠叠好若蝗虫。
    四面八方皆是沸腾的人声,无数的杂乱的声响在陈望的耳畔的轰轰作响。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沉重的马蹄声混杂在一起同时传来——那是流贼的马队!
    伴随着隆隆的轰响声,两侧低矮的坡地之上,黑色的浪潮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轰然倾泻而下。
    “嘭!”“嘭!”“嘭!”
    数声巨响自山坡之上乍然响起,不远处的天空竟然陡然一黑。
    “虎蹲炮!!”
    有眼尖的家丁骑兵看到了架在高坡之上的器物,大吼着示警。
    但是一切为时已晚,虎蹲发射出的石弹伴随着大量攒射而出的羽箭,猛然射入他们前面不远处的军阵之中。
    虎蹲炮每次发射可装填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百枚,上面用一个重三十两左右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子弹齐飞出去,轰声如雷,杀伤力及辐射范围都很大。
    惨叫声、哀嚎声、闷响声,在一瞬间传遍了整个战场。
    虎蹲炮虽对于着甲的单位杀伤不大,起初发明出来是为了应对少甲的倭寇,但是明军此时排列着极为密集的队形。
    流贼的虎蹲炮居高临下释放,位于行军队列最前方的两个局明军顿时遭受不小的打击。
    陈望亲眼看着一名站在外围,身穿着边军甲的旗总被数枚石弹迎面击中,当场便扑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身来。
    虎蹲炮毕竟也是炮,在一定的射程之内,就是身穿着铁甲也无法抵御虎蹲炮射出的石弹,中远距离若是直接命中面门,也能毙伤敌人。
    处于官道之上,此前还在行军状态之下的明军犹如是一条长蛇。
    因为陈望的及时提醒,明军没有一头扎入整个口袋之中,还有大半的身躯都留在了口袋的外围。
    大军行进,将领其实一般并不走在最前方,在陈望等人的前方,共有四个局的军兵,他们组成了大军的前军。
    虎蹲炮造成的伤亡者虽然不多,但是其对于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最前方遭受杀伤的两局军卒士气已经落入了谷底。
    此时,陈望也终于明白了那句记载在史书中,在看似平淡的话语之下到底暗藏着多大的恐怖。
    “贼伏数万骑合围,矢蝟集……”
    “咚!咚!咚!”
    明军的阵中,步鼓声越发的急促。
    但是那原本响亮的步鼓声,现在却已经是被四面八方山呼海啸的喊杀声给彻底压倒。
    前者与后者相比,就像是孩童的呢语一样低微,弱不可闻。
    战鼓声明明已经被压下,但是咚咚的响声仍然在陈望的耳畔不断回想,那并非是战鼓的声音,那是他自己的心跳声。
    手中握着的刀柄没有给陈望带来丝毫的安全感,他的头脑几乎一片空白,喉咙发渴,极为难耐,四肢皆有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