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华娱激荡年代 >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家乡空气的味道

第五百二十三章 家乡空气的味道(2/4)

热门推荐:
女粉的问题重点应该是,你怎么做到这么丝滑的?
    网络上之前可是有不少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
    主要就是在说,东北出不了霸道总裁。
    可眼下沈放演的还如此惟妙惟肖,甚至还不刻意。
    真的就挺好玩。
    那么,这个问题……巨基硕感觉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益处。
    有趣的是,沈放的回答却并不是从霸总或者东北开始的。
    而是‘话’。
    “其实,这个事儿的关键,就在于东北话。
    我不是想讲课啊,但这个语言的问题还真的得说说。
    得从普通话的定义开始说。
    大学学文学的同学应该知道,普通话的定义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而这个北方方言,实际上指的就是东北话。
    有了解细节的朋友应该很清楚的,普通话的取样,就是在承德的一个县。
    虽然这个地方现在算是河北了,但在以前其实这是东北,而且,去过那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边的生活习惯还有许多东西,跟东北没啥两样。
    菜饭口味都是一样的。
    所以,东北话跟普通话是非常相似的,要说口音的话,越往南口音越重,到了龙江口音反而就轻的多了。”
    真的好奇怪,沈放为什么要说口音呢?为什么说普通话呢?
    就算是东北人的张家宁,也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这货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至于说热芭……少看少看,但又忍不住看看,毕竟她也会说一些东北话。
    而金锁,光明正大的就是看,脸上笑的那叫一个媚。
    简直了。
    可到底为什么呢?
    还好,沈放接下来就给了答案。
    “在我看来,当然了,只是一点儿个人的小看法。
    东北话跟普通话的关系,就是东北话比较的随意。
    本来就很接近普通话,然后自己说的比较随意,比较……可以说放肆吧,在东北那个天地里,想怎么滴就怎么滴。
    放肆的很,或者就是放浪形骸。
    这就产生了一个结果,便是大家所说的,很接地气。
    纵观春晚,或者干脆说小品,也是如此。
    我之所以说这个口音的问,我相信大家能懂。
    就好像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东北话形容色彩,大概是这样的。
    说黑,就是却黑。
    说白是煞白。
    说蓝是瓦蓝。
    说红呢?
    通红,这其实是普通话。
    但大家知道嘛,这个通红得这么说。
    就说看到某人:嘿,你这小脸蛋儿痛红啊。
    这通红,在这个时候,就是痛红,得发四声。
    甚至你说的狠呆呆的也行。”
    沈放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多人已经在笑了。
    不过,他说的确实非常的对,通红就是普通话,这个词儿甚至非常的早,苏轼诗词里有出现过。
    但痛红,就是东北话。
    那么……
    “大家想知道为什么?”
    许多人都摇了摇头,甚至……
    “为啥呀?”张家宁都想知道知道。
    这举动自然又逗的大家哈哈大笑,因为张家宁是东北人嘛。
    沈放也自然很快给出了答案。
    “在东北的时候还不觉得,等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其他地方。
    我才知道,东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脸蛋儿为啥红?
    那是被风吹的。
    冬天里东北的风就是这样的,好像无数的小刀片飞过来割在脸上。
    很痛的,所以必须得说:
    痛红。
    这个词儿是多么的形象,这就是东北话,便是简单的一个词儿,竟然有足够强的画面感。
    我从外地回到东北,往往都是冬天。
    从机场出来,我会深深的吸一口气。
    感觉好像从嗓子到气管以及肺子都通透了。
    那冰凉的空气甚至是有味道的,深深的印在我的脑子里。
    痛,但又很舒服。
    我知道我回来了。”
    说到这里,整个现场都安静,大家甚至被沈放感动了,有人竟然在偷偷抹泪。
    张家宁这次却只是偷看他,心中百转千回,这些话似乎也是自己的,只是她可能说不出来,因为就算是有这样的感觉,却也不会像沈放这样总结归纳,还如此出色的给讲出来。
    这话里内容太多了,有许多知识,又有游子的乡愁,甚至还有很多,一时想不清楚。
    热芭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