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 109截肢并不容易

109截肢并不容易(2/3)

伊格纳茨对这位学生早就没了兴趣,脸上写满了敷衍:“我知道了,看手术吧。”
    李本是后入院的,希尔斯对他的身体情况并不了解,在听了卡维简单的病情叙述之后才意识到,李本就是那台复杂外伤缝合术下的幸运儿。
    “就是他?”
    “对,怎么了?”
    “五处切口只烂了这一处?”
    “好像是的。”
    希尔斯用沉默代替了惊讶,双眼紧紧盯着手术台:“他又在走这些无聊的消毒流程了。”
    “我记得你应该在剖宫产的时候都见过。”
    “见是见过,但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反复洗手?洗一次不够么?为什么要反复擦拭同一片手术区域,一次不够么?还有为什么擦拭要从里向外扩散?为什么第二次擦拭的范围要比第一次小”
    希尔斯脑子里有太多的为什么,伊格纳茨也想不明白,但他选择相信:“市立总医院术后恢复病房就是证据,至于原理,他会写成论文发表出来的。”
    “等等,那是什么东西?”
    只见贝格特搬来一台机器,一头对准观众席和手术台周围的空气:“这是李斯特先生发明的瘴气净化装置,之前在外科例会讨论时已经有过展示,我特意仿造了一台。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消毒液压成小水滴,喷洒在空气中。”
    希尔斯看着类似现代喷壶一样的水瓶,总觉得荒唐:“他为什么总觉得李斯特是正确的?”
    “既然我们承认空气中有瘴气,那用对应的消毒液去处理瘴气,逻辑上没问题。”
    “可消毒液真的能扑灭瘴气么?”
    伊格纳茨叹了口气:“这就得交给手术之后的结果来告诉你了,我也无法回答”
    手术一助是贝格特,梅伦做二助,萨尔森则待在了准备区,具体分工似乎是今早一副扑克牌决定的。
    卡维这次依然选用了高浓度酒精和漂白粉作为消毒的主力,待李本睡着之后,在根部上止血压迫器【4】,然后手术刀快速切入皮肤。
    “前天我参加了外科学院的讨论例会,其中有人提到了‘盆腔髂总动脉压迫止血法’,虽然省时省力,但却容易造成双份溃烂。今天我会逐层分离皮肤、肌肉和血管,将切口暴露至截肢股骨前方,然后再截断股骨继续向后方暴露”
    短短两句话的功夫,卡维已经做了两条血管的缝合:“诸位应该都遇到过截肢术术后切口溃烂的问题,这其实是多个因素综合之后的产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判断失误。”
    说到这儿,手术刀已经来到了股动静脉面前。
    压迫并不能完全阻断血流,可在卡维的细致解剖分离下,血管的结扎离断却做得非常漂亮。在众人的眼里,卡维的手术没有夸张的操作幅度,只看他埋着头,不一会儿血管就已经处理完毕。
    “股动静脉非常粗壮,单根缝合线不足以阻断血流,为了防止撕脱崩线我选用双线结扎。”
    卡维剪掉了离断的血管,连着之后的坐骨神经也一并切掉,然后按照之前的做法快速切开了后侧的皮肉。他的手速并不算快,甚至在观众席中都排不上前三的位置,但有一点却无人能及。
    那就是失血。
    枯燥乏味的反复软组织分离给卡维带来了一项只有现代外科才能做到的优势,极少的失血。待他切开所有皮肉,手术台周围竟然没有留下多少血迹,而他身前那条皮裙更是干净如新。
    这种安静的手术特点确实给台上几位同僚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但他对截肢平面的选择却惹人非议。
    “贝格特,给我骨锯。”
    “给。”
    就算在这儿工作了大半个月,卡维的手术风格依然遵循着现代的观念,即使做截肢也会尽量保留残肢。这样就给日后做假肢留有空间,而且穿衣搭配和坐姿也会更美观。
    如果按照类似伊格纳茨的做法,如此切口感染,整根股骨都要挖除。【5】
    但卡维却给李本留了一截,也算给他留个念想,同时也展现一下自己的截肢技术。
    “我遵循李本先生想要尽量保留肢体的愿望,给大腿截肢术做了些改动。我保留了股骨颈和关节,并且尽可能地留下一些皮肉,为他日后做假肢留了些空间。”
    这种做法显然得到了质疑。
    “卡维医生,你缺乏截肢术的经验,截除部位太低了。”
    “是啊,截肢术不能心软。一旦心软,切口离损伤处太近就很容易溃烂,出现溃烂病人就要接受第二次截肢,事实上没多少人能忍受第二次截肢。”
    希尔斯也是持相同的观点:“伊格纳茨老师,你就不觉得他的做法太激进了么?溃烂的上缘离他选择的切口位置非常近,二次溃烂在所难免。他对截除平面的选定竟然如此草率,最终痛苦的还是病人。”
    伊格纳茨的想法也一样,但嘴上还愿意帮着说两句:“你别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