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71章 启程辽东

第71章 启程辽东(1/2)

    泰昌皇帝朱常洛,日后庙号为明光宗。
    光宗这个庙号出现很少,解释的含义很多,但从文官集团支持朱常洛,朱常洛也投桃报李来看,光宗很可能指他有光复朝廷正气、光明而又耀祖之意。
    不过在王宏宇看来,光宗就是如光一样飞逝,一闪而过的一位倒霉皇帝而已。
    朱常洛病逝以后,朝廷立刻发生三大案中最惊心动魄的“移宫案”。
    此时正在发生,王宏宇给过魏进忠些许暗示,但并不打算介入。
    按照《明史》的说法,这个移宫案就是众多正义文臣,大战邪恶李选侍、魏进忠,拯救小皇帝朱由校的童话故事。文人的逻辑很清晰,邪恶的一定是后宫和阉竖。
    想到这王宏宇就想笑,来看看他们的逻辑:
    朱由校自己亲妈被李选侍这个恶毒女人残害致死,然后这个恶毒女人还和他亲妈的嫡系太监魏进忠合伙,企图囚禁控制小皇帝当傀儡,自己当武则天。
    正义勇敢的东林党们,突破老迈昏庸不作为的首辅阻拦,冒着生命危险勇闯皇宫,从她们身边救出小皇帝。
    标准的正义击败邪恶,文人最憧憬的剧情,假设漂亮国知道了,都要叫个好。
    然而,这个小皇帝转头就变了一个人,把那个背叛他亲妈的死太监魏进忠当最亲的亲人重用起来,五年之后突然翻脸把那些营救他的“正义英雄“们一个个贬的贬弄死的弄死,投身于木工的伟大事业,大权全都交给魏进忠定夺。
    还因为魏进忠与李选侍等存在友谊,就把害死他生母的恶毒女人由一个没地位的选侍封为康妃,伺候着她在宫里颐养天年……最后这个恶毒女人活到大清康麻子时期,八十多才寿终正寝。
    没几十年脑血栓,灵长类生物真做不出这种事来。
    这就是东林党的逻辑,一切树立自己为正义,从职位较低的地位一下子成为拥立的大功臣。
    也许事情本身并没有多么玄乎,但是东林党擅于编故事、搞事情。
    其实,朱由校是光宗长子,是泰昌亲自确认他继承的,郑贵妃等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更可况作为朱由校的养母李选侍,不可能阻止他继位。
    其次,李选侍是可以被尊奉为太后,也可以不被尊为太后。立不立她,决定权首先在泰昌皇帝朱常洛手中,泰昌在红丸案中暴毙,没有做出决定,那决定权在天启皇帝朱由校手中。
    然而,东林党替天启朱由校做了决定!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搞事情、编故事,东林党完成自己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事情的根本。
    东林党作为文官中最激进的一群,先是污蔑李选侍和后朝太监们意欲控制朱由校阻止继位,伙同英国宫张维贤、太监王安拼命夺走皇长子又扶他马上即位,促成拥立之功。
    同时把李选侍和后宫太监们泼了一身污水,把李选侍打得彻底无法翻身,营造自身永恒正义的人设。为了阻止她成为太后,直接骂“武氏之祸”,当时各类小说已经盛行,武则天靠着“母子”上位,这是当时文人的一个非常恶毒的攻击话语。
    明朝不可能有武则天,万历的母亲李彩风与张居正何等坚固同盟,能力、谋略、手段都非常厉害,还不是没有一丝丝可能。
    天启恰恰不是脑血栓,也不是忍气吞声的懦弱者,他看得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所以,杨涟等人结局如此。
    立不立李选侍为太后,首辅方从哲没有权利决定、英国宫张维贤也不行,东林党更是轮也轮不上。
    顾命大臣是决定朝廷事情,不是插手甚至闯入后宫夺人。
    东林党等激进文臣,把这件事做成了,自己利益最大化了。
    其实,顾命大臣中位高权重的方从哲,从实际表现来看,并没有想阻止李选侍成为太后,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他该做的。
    结果自然是,那些不支持夺走朱由校、不支持抹黑李选侍的大臣们统统是东林的敌人,以后要被他们赶走。
    顾命大臣之首方从哲、三边有大功的兵部尚书黄嘉善、火器与刑法样样都通的刑部尚书黄克缵等人统统在列。
    此时插手对抗东林党的事非常危险,但也不能坐以待毙。
    王宏宇给了小舅刘时敏,以及合伙人魏进忠一个建议:
    “如果对方只有文臣,则坚决把他们赶出去;如果对方有勋戚,则避免正面冲突。”
    几天后,短暂而激烈的交锋结束了。
    魏进忠通过秘密情报渠道,传来了具体实情,第一时间告知了王宏宇、周敦吉等。
    “果然是英国公张维贤。”
    光靠杨涟等人冲入皇宫,和太监王安配合,最多把朱由校骗到手,但绝对抢不出来。
    但是,冲进去把朱由校抬出来的四个人是,英国公张维贤、吏部尚书周嘉谟、内阁成员礼部尚书刘一璟,以及兵科右给事中杨涟。
    李选侍、魏进忠真要是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