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158章 科尔泌蒙古兵到

第158章 科尔泌蒙古兵到(1/2)

    王宏宇看着背后建奴残留营帐已经焚烧殆尽,现在也不用什么伪装了,赶快撤退为上。
    “动身!伤兵伤将立刻乘坐牛车和马匹退往广宁,其余将士步行到辽河边,先不渡河,原地驻防。”
    广宁在500里之外,去广宁要通过辽河,辽河主要桥梁在200里外。
    让尤世禄、秦民屏带着辅兵与伤兵伤将们,在自己麾下轻重骑兵的掩护下,先乘车上骡赶路,
    剩下3000人,用牛车承载着战友们的尸体,步行带着撤退。
    陈策老将军身中几十箭,其中只有一箭是致命伤,这一箭是努尔哈赤所射,力道极大穿透铠甲贯穿肺部。
    现在他的尸体做了初步处理,就在牛车上一起运回。
    童仲揆和戚金并肩战死,尸体也一起带回。其余老兵们的尸体,只要是还完好的,全都一起运回来。残破不全的,则郑重掩埋在浑河畔。
    这些英魂永远化作浑河魂,世世代代在华夏大地守护着,不管人们是记忆还是忘却,浑河魂永铸入华夏魂。
    大哥周敦吉。
    死前最后一句话:”我们打赢了浑河血战。”
    这也是自己来到晚明,最迫切的第一个目标。
    实现了。
    不过还是伤兵优先离开,活人的安危最为重要。
    王宏宇以身作则,优先保证负伤的将士们最先离开,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又如此郑重对待每一个战友的尸体。
    将士们全都看在眼中,各个心怀感激,愿意跟王宏宇一起奋战到底,甘愿负伤也能打下去。
    有这样的主将,谁都愿意跟他打仗。
    反倒是袁应泰这样名声极佳、仁义著称,却高高在上,不懂打仗硬要什么都管。人人都对他寒心。
    此前大伙知道南军与袁应泰不睦,没人公开站在他们这边,只敢暗地里上书。现在一场浑河血战,袁应泰先是添油战术害死许多人,又是不敢派救兵,白白浪费机会。
    浑河血战的上到所有将军,下到每一个士卒,无不对袁应泰恨之入骨。
    王宏宇现在根本不考虑往比较近的辽阳去。
    去了那里什么都要听袁应泰的,那简直是会被坑死。
    明朝中后期,文武地位悬殊,一些人以跟武夫接触为耻,还有一些人完全自视在武人之上。
    王宏宇作为开国侯爵的后代,当然想要扭转这个局面。
    要扭转这个局面,东林党必须靠边站。
    王宏宇想得比较长远,除了后续借魏忠贤和天启的势崛起,还想着如何布局继续对付努尔哈赤、皇太极。
    现在又在思考二哥张神武的去向。
    临走前他说去铁岭、开原。
    那里将成为敌人后方,都是山区很适合游击。
    尤其是开原非常适合。
    开原人深恨建奴,和辽阳长期与努尔哈赤保持贸易、关系暧昧大不相同。
    想想开原当年那么发达,当之无愧为草原东部最明亮的贸易城市,此时开原被毁,军民百姓竟没剩下多少,王宏宇就十分心痛。
    如果有条件的话,开原铁岭的山区倒也能开辟一块根据地。
    不过经济基础才是关键,开原被大肆破坏,几无本地农民,又两面临敌,发展根据地难度十倍于其他地方。
    现在肯定不能真搞。
    倒是日后如果自己荡平草原敌寇,倒是可以在铁岭开原构建根据地,作为前哨不停袭扰敌人。
    二哥现在去肯定早了。
    现在是努尔哈赤给辽东人画大饼,诓骗的时候。
    几年以后,他就为了建州和满族的利益,大搞杀“无谷”的汉人。
    那个时候发展敌后根据地,必然能造成巨大波澜。
    但是,二哥此时去敌后,一定有他的想法。
    敌人如果有他芒刺在背,又在铁岭、开原这样连接蒙古的关键地方,那日后壮大将遇到巨大阻力。
    铁岭还有自己建立的几个小要塞,此时努尔哈赤集结主力来战,根本就没分兵去占。
    二哥正好能用起来。
    之前的安排,阴差阳错现在成为重要支撑了。
    对了。
    临走前,张神武嘱咐两次,说建奴这边的事交给他。
    让自己保留老兵的种子,去消灭必然作乱的奢安两家。
    大哥和二哥都这么指点自己。
    大哥还有郧阳的人脉。
    还有秦灵定然帮助自己壮大,日后一同向建奴复仇。
    自己也和秦邦屏、秦民屏结下深厚的关系。
    看来可以把郧阳、石柱和神农架连成一片。灭掉奢安两家,占他们的地,搞自己的事业,天启和魏忠贤给自己打掩护,把东林党找麻烦的言论都当作废话。
    计划已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