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204章 追增牺牲的英烈

第204章 追增牺牲的英烈(1/2)

    许多文官的立场并不复杂。
    就是你可以搞袁应泰,但你不能搞我们文官整体。
    既然表态对熊、张、王那几个文官认同和钦佩,不是要搞什么武夫崛起,爬到文官头上,那我等无关者就犯不着跟你对立。
    这些人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从焦虑关注变为吃瓜看戏。
    “哼这心态,真是真实而又丑陋啊”
    王宏宇早就看破这些家伙的心思。
    后世的“屠龙”理论经历过亲身体验后,才能理解的更深刻。
    众官员中,吏部站在第二排的邹元标,以及刑部站位比较靠后的洪承畴,对王宏宇投以不一样的目光。
    他们倒是从没想过置之事外,一直对王宏宇抱有些许好感。
    现在算是更佩服一些了,明明那么年轻,却有如此胆略和智慧。
    到这一步他两个想的一样,但后面的发散就大不相同了。
    邹元标此时想着学生艾有芝跟自己说过,他非常关注西南奢家、安家的异动,看来西南的局势终于有人要出手解决了。我的南皋书院,一定要给他以鼎力支持。
    洪承畴心里却有一丝丝酸意。都是很年轻的人,但他在宫里有人,自己没有背景,所以一年时间他崛起了,自己还在刑部混资历。必须变得圆滑一些,必须要提前准备好能力,必须要对自己更狠一些,这样才能追上他
    另一边,少詹士孙承宗轻轻捋着自己十分威风的胡须,冷静地分析局势,内心对王宏宇十分惊叹。
    他看出这段演讲前面吸眼球,后面让文官们心里大石落地,这是何等的聪明啊。
    恰在此时,王宏宇的目光没有看向吏部、兵部、都察院等涉及此事的大官们,而是冷不丁向他这里扫了一眼。
    ?!
    他没过多关注实权的那几个人,反而看向负责皇上讲学、内务的詹事府。
    这是何意?
    难道说
    王宏宇看到了孙承宗。
    他那魁梧身材,以及那惊人的威武胡须,一下子就发现了。
    天启元年也就是1621年,其实朝廷方面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即可。
    那就是让天启皇帝支持,就能获得极致的资源。
    天启这个人其实很重感情,他眼中是这份感情,而非什么党派,例如魏忠贤、客氏会得到厚爱,东林的孙承宗也会飞速升官。
    至于太监王安,虽然是东宫跟在天启父亲身边的老人,但在他眼中,是背叛或者架空他的家伙,是趁他年轻勾结外廷左右他的存在。
    那就没有旧情了。
    所以,王宏宇认为相处方式很简单,你支持他,他就支持你,别直接做很过分叛卖他的事就能关系良好。
    首辅叶向高略为补充几句,说了应该犒赏以外,其他话也没啥多说的。
    因为,接下来天启要讲话了。
    朱由校缓缓起身,深吸一口气,即使自己不是那种非常好面子的人,但是下罪己诏还是颇有些压力。
    可是不下罪己诏,就会让东林党这些文官还有回旋余地。
    王宏宇密信告诉自己,以雷霆手段严惩,反而正中他们的下怀。人们有时就会记得结果而不是过程,只会记得最后是自己严惩官员,而不是这些官员做了很过分的事情。
    与其如此,不如以退为进!
    “朕思忖良久,此事下罪己诏,以求天下在报国一事上不分文武、不分南北、不分贵贱。”
    这里用“报国”这个词,其实是感慨浑河血战戚金劝童仲揆:“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而有感而发。
    接着由魏忠贤直接代天启朗诵《罪己诏》。
    “万历先帝、泰昌父皇皆乃胸怀天下之君,朕以十五岁仓促临危继承大统,深感天下托付之重……
    朕年少而奴酋老辣,朕文弱而奴酋蛮勇,朕从未踏入过疆场愧对太祖、成祖之武功,而奴酋每战必在阵前嚣张,此朕罪一也。
    意与天下更新,不期倚任非人,遂致建奴猖狂,丢失辽阳沉阳,此朕罪二也。
    辽阳沉阳百姓流离失所,辽西难民云集,辽南处于敌人刀锋之下,此朕罪三也
    将国库大规模投入辽东,此百姓之血汗也,却有许多落入敌手,此朕罪四也。
    听信谗言,将血战退敌的忠臣抓入诏狱,违背事实伤了忠义之心,此朕罪五也。”
    罪己诏的五条罪,就此传遍海内。
    魏忠贤朗读的时候,心几乎是在淌血,不停地悄悄打量天启皇帝。但是见到他面色庄重严肃毫无动摇,知道这份决意不可动摇。
    陛下啊,这不是您的过错,都是那帮闯进大内、朝堂、胡乱抨击的东林党搞的啊。日后一定要让他们好看
    孙承宗也面色颇为沉重,他熟悉这个学生,一直觉得他比较聪慧,比较喜欢单一专注于一件事情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