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273章 蔡复一

第273章 蔡复一(1/2)

    王宏宇等到了蔡复一的喜悦,不亚于曹操得荀或。
    新任巡抚可以提供远超郧阳、襄阳一府官员的支持力度。
    更关键的是,蔡复一是接了密诏的,也是天启皇帝亲自见过,当面嘱托过这次重要使命的人。
    王宏宇亲自到郧阳城外迎接巡抚蔡复一。
    蔡复一听说王宏宇来了,落轿子走上前跟王宏宇相见。
    年轻英武的王宏宇,跟身板坚实、精神矍铄的老大臣蔡复一,正式见面了。
    “末将王宏宇,参见蔡巡抚。”
    “老朽蔡复一,特来配合定远侯,万不可如此尊称老朽,只需称敬夫或者元履即可。”
    蔡复一,字敬夫,号元履,福建泉州金门人。曾任刑部主事、湖广参政、湖广按察使、山西左布政使,刚刚升任郧阳巡抚。
    王宏宇回道:“元履先生,您刚到还没休息,末将却要赶紧谈军务,实在是感到抱歉。”
    “老朽要专门感谢定远侯推荐。今日一确实感叹,定远侯浑河血战之后都没休整,京城封赏后就立刻南下,现在又亲自操劳各方面军务,倒是老朽来得晚了。”
    王宏宇在郧阳巡抚的人选里,专门挑了蔡复一。
    蔡复一被召见任命后,也是极少数知晓王宏宇定远侯身份的人。
    天启皇帝当面给他介绍了浑河血战、辽阳沉阳大战的前后细节,告知定远侯王宏宇现如今在郧阳征兵练兵,以及奢安两家即将作乱的事。
    郧阳巡抚这个位置至关重要,一定要扭转之前武备颓废的局面,全力配合王宏宇应对西南情况。
    蔡复一不是一般的文官,是多方共同选择,也是最能接受这个搭配的人之一。
    王宏宇迎接蔡复一入城,一路两人交谈现如今的情况。
    “郧阳卫所残破,卫所兵不适合入川,能保证好本地治安就是大功。目前有3000浑河军,3000屯田军可以出击。”
    王宏宇先介绍郧阳这里的情况,其实这个数量算是很少了,但浑河军战力明显强于营兵和卫所兵,当然是最核心的力量。
    蔡复一微微思考,他几年前担任湖广参政、分守湖北兼署辰沅兵备,主持修建了苗疆长城时,对湖广的军事力量非常熟悉。
    “湖广非常大,按说北边的襄阳、武昌、江陵十分富有,应当有强军拱卫,但实际上根本无可战之兵。
    倒是湖广南边的苗疆长城的卫所仍有战力,而且有一定数量的熟苗兵和镇筸兵,至少能达到营兵及以上的战力。”
    此时的湖广实际上是日后湖南、湖北两省。
    北边繁华地区卫所忙着种田,几乎没有战力。
    南边却不一样,湖南从古至今都产强军,在明朝也不例外。尤其是修建苗疆长城,规范苗疆与汉人贸易,推进生苗向熟苗转变的过程中,没有武力基础是做不到的。
    在湖广西南,除了建立卫所依靠不脱产的卫所兵,当然还有两支精锐。
    其一就数熟苗为主组成的精锐苗兵。这些苗兵有时也会被当做土司兵或者狼兵,以凶勐善战士气高昂着称。
    另一只就是镇筸兵,专门活跃于苗疆长城,应对生苗叛乱的一支数千人兵马。
    镇筸兵个个勇勐好斗手,平时相处,内部常起械斗。一声唿哨,立即形成两军对垒之势。他们的装备比较差,当然不能与九边、川兵、浙兵相比,但是有他们总能击败苗疆大大小小的变乱。
    苗疆长城的卫所兵,有时也会被当做镇筸兵其中的一部分。
    蔡复一掐指算了算人数:“湖广一共有万余可靠善战的苗兵和镇筸兵。算上苗疆长城卫所可战的兵力,能有三四万人。”
    “如果从湖广进入贵州,当地的后勤补给能否支撑这样的兵力?”王宏宇很清楚当地群山环绕,后勤靠运输难度太大,显然要以当地供给为主。
    蔡复一脸色一下子严肃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从长沙、衡州运粮到宝庆、阮州、靖州,再用宝庆、阮州、靖州的粮食运送到贵州,如此接力运粮,才能供给3万以上大军入黔。”
    这种接力运粮的方式自古以来就在用。
    大军进军和粮食运输,并不是边走边运边吃,那样行军就只能跟运粮的速度一样缓慢,会耽误战事的。
    兵马肯定要吃当地的粮食储备,运走当地剩余的粮食。
    不给当地留下粮食,岂不饿死百姓?
    所以从后面运输来的粮食,要补充到消耗殆尽的当地。
    如此进驻一地,当地储备的粮食虽然不会全部吃光,但也要拿走往前运。后面运来的补充,如此往前推进,速度才会快一些。
    蔡复一在湖广呆了多年,又主持苗疆长城和苗事,对于当地供给能力判断很准。
    “这么说,3万兵马就是极限了?”
    “是达到当地正常供给的极限,再多就要苦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