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279章 交界之地

第279章 交界之地(1/2)

    王宏宇一行歇息一天,第二天从几个寨子里征集到50人,他们大多熟悉地形、吃苦耐劳、身怀本领。
    有箭法高超的、有能手格勐兽的、有攀山爬树迅勐胜过猿猴的,还有能潜入溪流,在礁石中摸鱼捉虾如探囊取物者。
    这都是人才。
    大明不缺人才,缺少在经济形势变化下,能跟上发展的基层力量。
    浑河军和建设军屯,通过新军的组织能力,正好能解决这些。
    召集这些新加入的人,感觉他们全都去生产,有一点点屈才了。加入浑河军,那当然还不够格。
    送到卫所或者营兵,那会被兵油子毁了。
    不如建设军屯,也可以有一只不脱产,却能兼顾作战的兵马~
    好主意!
    此时可以酝酿起来,这次大战就执行起来。
    “你们熟悉周边道路,可有知道往四川有无道路?”
    “有!”好几个个猎户模样的人大声回答。
    “道路能通行多少人?沿途可有村落?会通往哪里?你们亲自走过吗?”
    这回就没有多个人回答了,因为这都涉及到细节,还要亲自走过。
    “我知道,也走过几次。”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想了想,依旧大声回答。
    “说。”
    “沿堵河一直走,要走一条很窄的路,可以到一个村子,叫做镇坪村,那里之前是归四川夔州管,现在反而是百姓自己发展。”
    王宏宇和郧阳通判雷明对视一眼,两人眼神中都觉得有些惊奇,却又很合理。
    神农架、秦岭和巴山,本就是互相挨着。
    道路虽然难寻,但是三片山中间,肯定不会没有路。
    刚才这个小伙子说的,从位置上看就符合这种情况!
    赶紧找到地图比对,按照他的说法寻找,堵河再往上游从东向西穿过竹溪县境内后会拐弯,变成南北向的从南向北的流向。
    郧阳通判雷明仔细回忆,忽然眼睛一亮:
    “镇坪村!正德年间在夔州最北边的确实有一个镇坪巡检司,只是后来因为夔州人不多,这个巡检司就撤掉了!”
    巡检司相当于派出所到公安局之间,之前能专门设这个职位,就说明镇坪村确实是个比较重要的地方。
    那个年轻猎人也勐地一拍脑袋:“对对!正德年间还有巡检司呢,后来人少就撤了。现在那个巡检司旧房屋,是专门供商旅休息的客栈、镇坪是陕西汉中东部、湖广郧阳西部,到四川夔州走商道路的中间站。”
    “好!你来带路,霞客先生记载堵河上游情况,我们就往镇坪去。”
    王宏宇在寨子和沿途留下30名屯田军,让他们初步考察地形,准备发展此地道路和类似驿站的设施,准备支撑后续兵马通过的事宜。
    王宏宇一行数百人在年轻猎人的带领下,沿着河岸北侧商旅、猎人、动物踩踏出的羊肠小道艰难地行进。
    道路很不好走,大多只能两人并肩,狭窄的地方甚至只有单人可走的悬崖栈道。听猎人小伙子讲,他小时候跟随爷爷走过这条路,后来自己也走过。
    “那时镇坪村有驿站,附近还有个牛头村,两个村子相距不远,每个村子最多70户人。这里是三省交界地,向西、向北不远就是陕西地界。
    】
    几十年前往来小船还有,后来发大水礁石堵了河道没人清理,有几处小船也不过去,除非抬着小船绕过去。”
    王宏宇问:“没人组织清理么?”
    “大山里人烟稀少,又是三省交界。原来有驿站时还有官方从周围征调村民清理,后来多数人家都搬走了,驿站后来也取消了,再没人管了。”
    王宏宇带着几百人,一边走路一边清理,初步顺流勉强走木筏了。
    用了两天半时间,才带着他的团队经过了一处叫做牛头村的地方,然后到了四川紧靠竹溪县的那个村子—镇坪村。
    镇坪村北边牛头村现在只剩50户人了,明初这里原属于陕西汉中府平利县管辖,现在无人管辖。王宏宇正好见缝插针,在这里建立植物培育基地,信鸽站、考察站。
    南边镇坪村村子也只剩有70户人,此地正德以前隶属于四川夔州大宁县,现在也无人管辖。
    王宏宇准备建立山货、药材加工工场,还有货物中转站、旅游中心。把这两个村长期占据,变为浑河军的专有基地,成为三省交界的独立王国。
    安定下来以后,又在这里交流。
    比较熟悉这里的猎人小伙对王宏宇说,距离镇坪村西边30多里远的大巴山深处有个神秘的地方,那个地方与周围不同,邓玉函先生、徐霞客先生一定喜欢那里。
    更神奇的是距离这个地方往山里面,有河流从山底一个湖泊流出。那年他与爷爷划着一个木筏在湖泊追寻一种奇诡的大鱼,从河叉找到一个熔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