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163章 兵员遴选,朱雀营官

第163章 兵员遴选,朱雀营官(1/2)

    据李定国、刘文秀所讲,大西军对精锐的评定主要依据战功,其次是武勇。
    战功主要包括参与了多少次战斗(不论胜败),斩首多少级,获得了多少如蹬城、破阵之类的功劳。
    因为大西军此前一直都在流蹿作战,并且很少进行长时间、远距离的分兵作战,所以“参与了多少次战斗”这一条实际还暗藏了资历。
    至于通过武勇评定,  就安全看各将领的标准了,并无一定之规。
    出于以上情况考虑,为了避免引发兵乱,这次整编不会大规模的颠覆大西军以往划分的精兵、敢战之兵、乌合杂兵的层次。
    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遴选。
    首先一条就是年龄限制。
    凡正兵、劲卒,需年龄在十六岁至四十五岁之间。
    年龄在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兵,全都暂时划入集训营,待整训全部结束后听监国府安排。
    至于十二岁以下的,自然是送入孤儿院,  由监国府出钱抚养教育。
    四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之间,  身体基本健康的,则根据个人意愿、能力,分配到卫戍军或工屯军中。
    至于五十五岁以上的,则暂时由监国府养着,做一些轻松的手工活。
    待其家乡太平安稳了,如果有家人在,又愿意回家乡的,监国府会给一比遣散费,将其送还家乡。
    这里必须要提的是,明末这个背景下,大西军这种常年流动作战的军队中,别说五十五岁以上的老兵了,就是四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之间的都相当少。
    毕竟现代人身体素质到了四十岁就会开始明显下滑,  明末人到了四十岁后只会下滑的更厉害。
    很多地方,四十岁以上都自称老夫,被他人成为老丈,都是爷爷辈的人了。
    通过整编最终统计到,归降的大西军中四十五岁至五十五岁之间的老兵只有两三千人,其中过半还都是入川后加入进来的。
    至于五十五岁以上的老爷爷兵,只有一两百人而已。
    在通过年龄限制,“捏出”精兵、敢战之兵中的一部分水分后。
    此次整编又以身体素质的测试、个人武勇的表现,给了敢战之兵、乌合杂兵一个上进的通道。
    只要你身体素质够好,或者有一定的武勇,就能成为正兵乃至劲卒。
    至于剩下的,年龄没有超过限制,又想继续吃军饷的,就只能成为辅兵了。
    而辅兵中,只有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且身体基本健康的,才可能被分入御林军、禁卫军、边防军这前三个军队体系中。
    至于二十五岁以上的,则只会被分入卫戍军、工屯军中。
    根据以上规则,原大西军的将领们将配合着成都方面军的将领,在募兵司、军训司的主导下,有序地进行士兵遴选与分级。
    其中,募兵司暂时由刘镇蕃主事,军训司暂时有马科主事。
    红娘子则被任命为监国府临时军务协理,负责与李岩一起总览这次整编之事。
    归降的大西军毕竟有三十二万之众,如果加上原成都方面军,就是四十万之众。
    为了避免需要时无兵可用,  不可能一起整编,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以确保监国府下有足够的军队应对各种情况。
    如此,这次整编就注定会用去不少时间···
    大整编在八月十日,也即是李岩等人讨论出整编方案的当天下午,就从原为李定国统领的东大营降军开始了。
    原来的东大营已经拆除,新的东大营则在距离东城墙一至二里的地方。
    扭头望见城墙上的那些炮口,即便是普通士卒,也明白新的东大营完全处于成都城墙上那些大炮的射击范围内,不敢乱来。
    整编开始的这天下午,李定国就随刘镇蕃、杨展等人来到了新的东大营内。
    徐佑、靳统武、马思良等李定国心腹部将见到他都很高兴。
    虽然现在距离李定国前天夜里离开还不到两天,可徐佑等人却觉得仿佛过了很长时间。
    “将军!”
    “将军没事吧?”
    一众将领忍不住七嘴八舌的关问,由此可见李定国多受军中将领、士卒爱戴。
    “我没事。”李定国先回了一句。
    随即他就找到一架望车站上去,用朱媺娖赏赐给他的扩音器讲话。
    “诸位同袍,我等既然决定归降,此番便要好好配合监国府的整编。
    待整编之后,你们当中有些人还会归入我麾下。但没被分入我麾下的,也都会有合适的去处。
    具体如何,待稍后我为你们讲解了此次整编之事,你们就清楚了。
    不过在此前,我要告诉诸位一件事。即日起,我便恢复原姓李,为李定国!”
    李定国最后一句话,听得周围的将领及更远一些的将士们一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