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196章 有精兵数万只封总兵?公主太小气啦

第196章 有精兵数万只封总兵?公主太小气啦(1/2)

    看到谭文的尸体,以及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李定国不禁感慨道:“谭文恐怕到死都不愿相信,两个弟弟会一起杀了他。”
    一旁负手而立的马乾也神色复杂,道:“谭弘、谭诣残害兄长,确实死不足惜。
    不过谭文将他们此前的密谋告知于我们,显然也有将谭弘、谭诣交给朝廷问罪的想法。
    而往日里,  谭弘、谭诣做的那些腌臜事,要说谭文不知道,我是不信的。
    他们这三兄弟的关系,以及如今的下场,呵呵,让人一言难尽啊。”
    听了马乾这话,李定国稍稍想想便明白了。
    他随即道:“不管怎么说,  谭文都算是因公而死,  我会禀报给监国,  给他应得的封赏。”
    马乾点头,“李总兵说的不错,公是公,私是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看法混淆他们的功过。”
    李定国又看向另一边暂时沦为俘虏,接受整编的几万地方官军。
    之前二谭和王学诗、胡云凤等人都是带着几千家丁想要连夜遁走。
    因此这一场叛乱倒是没有影响那些普通士卒。
    最终,边防军这边死伤不足百人,叛军也只是死伤两三千人。
    剩余的四五万人全都投降,做了俘虏。
    当然,如姚玉麟以及另外三个巡检的人便没被当做俘虏对待,只是收缴了兵器。
    李定国道:“明日开始整编,同时从这些人当中搜集摇黄十三家的情报。
    整训半个月,我们便可以开始扫荡夔州及保宁府部分地区,顺利的话兴许能赶回成都过年。”
    马乾知道,  他们回到成都时也是该论功的时候,  不禁笑道:“但愿如此。”
    ···
    崇祯十七年,  十一月十八日。
    自十月五日曾英收复重庆府城起,又陆续剿灭重庆府各州县贼匪,截至目前,基本控制了整个重庆府。
    只待监国府、四川布政司派来治理州县的官吏,便可以令重庆府恢复秩序。
    至于如何应对遵义府的王应熊等奉南京朝廷的文武官员,曾英选择的是:率领边防军第一镇、第二镇,以及刘文秀的禁卫军第二镇,驻扎于綦江,等待监国府的命令。
    不曾想,监国府的命令没等到,却先等来了王应熊的使者。
    来的是位中年文官,尚未自报姓名,就带着以往大明文官的倨傲神态,扬声道:“曾将军,王督师知你于成都大败张献忠,今又收复重庆,已向南京奏捷,为你请功。
    不出意外的话,此番你至少官升三级,  封爵亦是有望。
    如今张贼遁入贵州,  当乘胜追击。故王督师让你到遵义见他,与诸将共商追剿张贼之事。”
    曾英听了这番话想笑,  但当着这人的面终究忍住了。
    只点头道:“行,我知道了。”
    中年文官见曾英身都不起,下意识就想呵斥,但瞧见厅中甲士都不善地看着,终究是忍住了。
    于是冷哼道:“本官等着,希望曾将军快些启程!”
    曾英再次点头,喊道:“来人,带这位···额,去城中驿馆休息。”
    出于礼貌,他本该问问这位使者姓名、官职的。
    但想到这人多半和他不是一边的,便作罢了。
    而这中年官员同样没有介绍自己的想法——跟曾英这些奉一公主为监国的武夫、贼将多呆一息,他都觉得难受。
    待这人走后,曾英便看向同在厅堂中的刘文秀、刘镇蕃以及出自监国府军务处军需司的军需使(正五品)李云良。
    问:“王应熊让我去遵义,这事三位怎么看?”
    刘镇蕃见刘文秀、李云良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只好抛砖引玉,道:“我看这位南京的王督师不安好心,你要去了,他说不定就会借机擒下你,好掌握我们这些兵马。”
    刘文秀则道:“那人看似态度傲慢,却说王应熊要给你官升三级、允诺封爵,看来是想先收买你。收买不成,他们才会考虑别的办法。”
    曾英一听,就知道刘文秀在担心(提防)他为高官厚禄所动,反监国府投靠南京朝廷。
    不过他心里一点这种想法都没有,并不心虚,也就不在乎刘文秀的猜疑。
    但这事必须得讲明白,不然恐怕会令军心不齐。
    于是捋着美髯笑道:“刘总兵说笑了,南京弘光乃伪帝,别说只是王应熊一个伪总督的封官许愿,便是伪帝真给个公侯爵位,曾某也是不稀罕的。
    至于说他们想通过控制曾某,来掌控我们的军队,却也是妄想。
    怕是不知道,自成都大整编之后,我们的军队已与旧式官军不同。
    不论是曾某还是其他的将领,都不可能带着军队叛离监国府。
    军需使以为曾某所说然否?”
    说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