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225章 长江水师,御船朱雀!

第225章 长江水师,御船朱雀!(1/2)

    听了朱媺娖的话,郝光明不禁尴尬一笑。
    他确实没有愧疚,毕竟朱媺娖在明朝已达到可婚配年龄,又是崇祯许配给他的娘子。
    但朱媺娖的年龄在大华国这边也确实未成年,所以他对此事是有点心虚的。
    在加上崇祯去年三月才过世,朱媺娖心里压着兴复大明的重任,郝光明虽然与她相恋,  却始终没有走到最后一步。
    当然,其中还有郝光明为朱媺娖身体着想,怕朱媺娖太早怀孕的缘故。
    朱媺娖见郝光明尴尬,不搭话,便一笑自顾地看起红娘子拟写的出征人员名录。
    其实这件事朱媺娖同样早就跟李岩、红娘子等人商讨过,并定下了前往南直隶的主要将领及军队。
    红娘子将这份奏章拿来给她看,  不过是走个过程,让她确认确认一遍罢了。
    此去南直隶,  一路几乎都是坐船,  即便到了南直隶那边,战斗也多在河流较多的黄淮地区,不太适合骑兵作战。
    因此,御林军中的骁骑营她只准备带一千人。
    朱雀营则带四百人,虎贲营带三千人,神机营带三千人。
    一百朱雀营女兵及两千神机营兵、两千骁骑营留守蜀王府,分别听从费珍娥、方正化调动。
    以上所述兵马都指的是正兵,除朱雀营外,神机、虎贲、骁骑三营算上辅兵的话,随行人数其实还要翻倍。
    也即是,御林军随行的共有一万四千四百人。
    然后便是红娘子统领的禁卫军第一镇,刘文秀统领的禁卫军第二镇。
    曾英统领的边防军第二镇,  杨展统领的边防军第三镇。
    四镇兵马共计四万八千人。
    另有新组建的水师第一镇、第二镇。
    及其他随行的后勤、杂务人员近万人。
    预计此番出征总人数将达到十万!
    其中作战的军队虽只有七镇多一点,但其中最差的也是过去大明官军、农民军中的精兵层次,更有近半兵员为百战劲卒!
    再加上精良之极的装备,甚至是超出时代的武器,  朱媺娖对此番南直隶之行可以说是信心十足!
    ···
    崇祯十八年,  正月二十五日。
    成都府新津港口,帆布如云,几乎遮盖了岷江这一段的江面。
    两边江岸则分布着一座座营盘,旌旗亦有遮天蔽日之感。
    此时,港口处上百官吏正在为朱媺娖送行。
    作为一方君主,出行乃头等大事,因此哪怕朱媺娖一再要求简单办,仍是在港口耽误了半个多时辰才登上她的御船。
    朱媺娖此番率军前往由水路前往南直隶,调用各种船只有一千多艘。
    因为航行主要经过长江中上游区域,所以基本都是平底船。
    这些船只中最显眼的,无疑便是五艘蒸汽铁甲战船。
    其中,朱媺娖的御船乃是由一艘四百料的平底战座船改造而成的。
    战座船则是由楼船发展而来,高大巍峨,形象、气势近似楼船,却比楼船更稳,不像楼船那么容易倾翻。
    而朱媺娖的御船则在此基础上又做了提升安全性、舒适性的改造。
    船头至艄尾近长达九丈,船肚宽三丈三,船首及船艄则明显比船肚窄,宽都不过两丈。
    船底直船头无板处长有六丈多(指船底至船头的斜边长,  并非是船高),船头直深则仅有五尺多。
    艄尾则因加装了螺旋桨、蒸汽机,要更宽、更低深一些。这一点倒是与正常的楼船、座战船有着明显的差别。
    船肚处船底至甲板,直深九尺,但若从外部看,船肚处船底至船沿则高有一丈六尺。除船只因加装了钢板底板较厚外,船舷处的护墙便有近一人高。
    船底被分成九個水密仓,中间的五个仓又被分割成双层,下层很低矮,只装适量沙袋压仓,上层则存放粮食、火药、干柴等物资。
    当然,这些物资肯定是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存放,极有讲究的。
    如果是正常的座战船,甲板上基本就是简单的船舍,给兵卒轮休用,大部分空间都用于作战,或是成为战备物资的仓库。
    但朱媺娖的御船上却是起了一座两层包钢木楼。
    从外面看,其长约三丈,宽则有两丈,每层均高一丈。
    如此一来,这艘御船即便不算两根桅杆,从船底到船上楼房顶部亦有三丈多高了。
    再加上整艘船都被刷成朱红色,此时泊在岷江江面看着当真有些巍峨,气势迫人。
    不过,因为朱媺娖居住的两层楼房占去不少空间,哪怕御船因使用蒸汽机、螺旋桨,无需太多水手,其他方面的人仍载不了多少。
    据郝光明了解,最终定下的御船水手有十二名,然后便是以连翘、刘珠为首的负责服饰朱媺娖的宫女十名,再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