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242章 李自成怕了

第242章 李自成怕了(1/2)

    杀了郑四维,李自成又逐一招来荆州军中其他了解明军破就江陵之战情况的人细细询问。
    问完后,他不禁用独眼望着南边,眉头深锁。
    作为流寇征战天下多年,李自成和其他明末流寇首领一样,习惯了亲自率领少数精锐探查前路。
    因为只有亲自了解了某些地方的情况,他作为首领才能决定下一步如何走。
    虽然曾有很多流寇首领因为这个习惯遭遇埋伏,  被官军或杀或俘,但李自成等流寇首领依旧不改此作风。
    不是他们不知道亲自率军前突的危险,而是形势逼得他们必须这么做,才能让队伍在形势复杂多变的明末环境中迅速做出应对,吊着追击他们的官军走。
    如今已到二月下旬。
    从陕西撤退的东路顺军后部才由南阳进入襄阳,李自成却已经率领着中营护卫精骑一路南下到了荆州。
    一路走来,  他发现湖广最北边的襄阳府和德安府北部,  因这两三年都为顺军占据,  百姓较为安稳,生产恢复得不错,隐隐有了些兴旺之相。
    可到了承天府以及荆州府,地方却都是一片衰败之相,很多县城、镇子甚至都打烂了,不见人烟。
    田地也多有荒芜的。
    原本,李自成知道张献忠是前年秋冬之际才进入的四川,黄州、荆州、承天、岳州、武昌等地又为顺明双方反复争夺,便知道湖广民生怕是没恢复多少。
    毕竟,早在崇祯十五年湖广就被他和张献忠犁了一遍,民生凋敝。
    却没想到,过了两三年,湖广民生不仅没恢复,反而更差。
    由此他更加确认放弃荆襄,  渡江去江南,取江南钱粮、人口作为基业的想法是正确的。
    可想到朱媺娖所率领的长江水师,  他却又迟疑起来。
    他原以为郑四维先前所讲,为了推脱罪责将明军炮火数目、威力有所夸大。
    询问了其他荆州军,  才知道郑四维所讲都是真的。
    如果明军真有如此众多的大威力火炮,  更有上千艘船只,恐怕他想要率军渡江南会很难。
    至于说什么“铁船”,则被李自成当成了无稽之谈,根本不信。
    如今跟随在李自成身边能出谋划策的只有军师宋献策。
    了解情况后,宋献策道:“陛下,即便有那坤兴公主的水师在,我等也未必没有下江南的机会。
    福王在南京登基,坤兴公主却在成都监国,这‘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坤兴公主与南京朝廷多半不能相融,甚至会打起来。
    何况,驻守在武昌的左良玉又是拥兵自重之辈,跟南京朝廷以及那朱媺娖都不是一条心。
    也许两者在武昌就会打起来,介时我军或可坐收渔翁之利。”
    听了宋献策这番分析,李自成脸色总算阴转晴,露出笑容,  道:“军师说得不错,  天命还是在额大顺这边的。不过江陵城额还得去一趟,一则看是否有机会夺回江陵,二则就近观察下那妖女麾下兵马的实力。”
    自从被朱媺娖刺杀过一次,从朱媺娖那里得到的神灯又在用一天不到就熄灭了后,李自成便称朱媺娖为妖女。
    尤其是在山海关大败,回到京城,得知李岩、红娘子叛逃后,李自成更认定了,他的运气就是从被朱媺娖刺杀后才变坏的。
    那盏已经无用的神灯,更是被他当成了不祥之物,用火焚毁了。
    他既恨朱媺娖,又对朱媺娖有着莫名的忌惮。
    所以,率领三千精骑在荆门所整顿了郑四维带来的三千多荆州军后,次日他才继续南下。
    到了距离江陵十几里地时,他便停下,派轻骑哨探前去了解江陵城目前的状况。
    结果哨探却带回一个让李自成、宋献策都很意外的消息。
    明军并没有占据江陵,而是离开了!
    李自成随后又派了几波探马前去,确定江陵城不是明军设置的陷阱后,这才率领军队“收复”了江陵。
    随后,他也了解了明军在江陵城的作为。
    收降顺军,汰选精兵带走。
    取钱粮,带走五万石粮食不说,还分了四万石粮食给荆州百姓,甚至还好心的给江陵留了四万石粮食。
    又让被淘汰的顺军降兵看守江陵城,维护秩序···
    如此种种,李自成都不知道他是不是该“感谢”朱媺娖了。
    “这里还有那···那人留给陛下的一封信。”被留下来统领江陵城剩余顺军的将领说完有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封书信。
    这将领本来只是個普通都尉,因守城时受伤,又拒不愿降,才被朱媺娖留下来。
    他潜意识里觉得朱媺娖不错,想口称公主的,可见李自成面色不善,便立即改了口。
    李自成打开书信,看完之后眉头一皱,便交给旁边的宋献策,道:“军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