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277章 朱由崧:对对对,元辅说得对

第277章 朱由崧:对对对,元辅说得对(1/2)

    马士英已五十四岁,头发花白,身材中等,相貌平平。
    他正紧锁着眉头思考,听了朱由崧的话便道:“陛下,臣以为袁季通(袁继咸字)绝非拿国事开玩笑之人。”
    朱由崧又期盼着道:“那会不会是袁继咸听信谣言,才误报此事?
    说我那侄女在四川监国就算了,还说什么率十万大军趋武昌,击败了左良玉,这如何可能?”
    显然,到了这一刻,朱由崧仍不愿相信朱媺娖在四川监国之事,更不愿相信左良玉为朱媺娖率军击败的事。
    左良玉虽然是他坐上皇位后提防的第一大军阀,可再提防,此前左良玉也是认可他这个皇帝的,接受了他的册封,勉强算是朝廷在湖北抵御顺军的屏障。
    而那坤兴公主却是崇祯女儿,又自认监国,对他皇位的威胁绝对远超左良玉。
    所以,看袁继咸奏报说,听闻坤兴公主在四川监国,击败张献忠,又率军东至武昌击败左良玉,朱由崧是真不愿相信。
    马士英道:“陛下,袁季通乃是有名的清廉能臣,崇祯十年任湖广参议时还曾大破老回回、革里眼等流寇。
    其人绝非那等轻信谣言之人,若非已得实证,绝不会向朝廷上奏此等事。”
    “可是,你们不都说左良玉有八十万大军吗?怎会被我侄女率十万人击败?”朱由崧露出不解之色。
    他觉得八十万人被十万人击败太离谱了。
    绝对是假的。
    马士英无奈暗叹一声,道:“陛下,自古以来胜败都并非以兵力多寡决定,况且那左良玉虽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可实际能有四十万兵就不错了。
    据说其麾下多是乌合之众,倘若那坤兴公主麾下有数万精锐,击破左良玉亦非不可能。”
    “如此说来,这消息可能是真的?”朱由崧声音都干涩了。
    “应该就是真的。”
    听马士英这么说,朱由崧想了想,手指、嘴唇都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原地缓缓走了一圈,就不禁像看救命稻草一般看向马士英,道:“元辅,当初是你帮朕坐上皇位的,如今可不能抛弃朕呀!”
    “陛下镇定!”马士英紧皱着眉头,提高了声音,“此事尚未完全确定真假且不说,即便是真的,陛下又如何会被威胁到?
    那坤兴以女子之身监国,名不正言不顺,纵有大军扶持,又如何能与陛下争正统?
    更不必说,陛下同样是有大军扶持的——黄得功、刘良左、刘泽清、高杰余部,这江北四镇不仅兵力雄厚,战力也是不俗。
    有他们在,陛下何必畏惧一小女子?
    何况那坤兴算起来应是陛下未出五服的侄女吧?焉知她不是率军东下来扶持陛下的?
    说不定她见到陛下便会请退监国名号,将大军交予朝廷呢?”
    越听马士英说,朱由崧眼中的光便越亮,神情也由紧张、惧怕转变成了振奋、喜悦。
    等到最后,朱由崧仍是接话道:“对对对,元辅说得对。我那侄女毕竟只是女子,怎么会与我争皇位呢?
    况且如今大明宗室凋零,江山也丢失近半,她定是来保扶朕的。对,一定是这样!”
    马士英见朱由崧全无主见,被他三言两语就转变了想法,既感到得意、满意,却又莫名生气,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可谓心情复杂。
    想了想,他又道:“臣所料不错,袁季通后面必然还会继续奏报此事。
    虽然还不知坤兴公主率军击败左良玉的详情,可朝廷确需早做准备。
    臣以为当调遣黄得功、黄斐往江上游截击坤兴公主的军队。
    否则,让坤兴公主率军直趋至南京,其若真有歹意,朝廷可就完了。”
    “好,好,都听元辅的。”朱由崧先这么说了句,却又不禁道:“可是朕记得黄得功是出自勇卫营,且先帝对其隆恩甚重。
    那坤兴毕竟是先帝的女儿,黄得功不会背叛朕投靠坤兴吧?”
    “陛下多虑了。”马士英露出些许笑容,带着自信,“黄得功虽出自京城勇卫营,可此前却是在辽东军中。
    自崇祯十一年他随熊文灿到河南镇压流贼开始,就在江北河淮一带征战。
    日常军饷、粮秣皆受南京配给,与臣等南京臣僚不仅熟悉,交情也不错。
    况且陛下别忘了,此前他可是帮陛下坐上皇位的主力。若投降了那坤兴公主,焉知不会被追究罪责?”
    朱由崧又被轻易地收服了,不断点头道:“元辅说得有理。”
    谁知马士英想想却又有些担心起来,“不过陛下所虑也需有所提防,且仅黄得功、黄斐两部兵力未免有些单薄。
    臣以为,当急调刘良左从凤阳府寿州南下,到无为州配合二黄一起防备。”
    朱由崧虽然没有主见,但这些年也算有了不少经历,并非全无头脑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