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383章 不谋而合,真女猛将!

第383章 不谋而合,真女猛将!(1/2)

    陈于阶因精于数学而受到朱媺娖赏识的事如今几乎传遍朝野,所以,朱媺娖重视数学的事黄道周是知道的。
    数,古之君子六艺之一,大明也有不少读书人喜欢研究数学之道。
    黄道周对天文、易学都有一定的研究,甚至可以说易学乃是其儒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所以,朱媺娖重视数学黄道周并没有觉得不妥,更不会反对。
    可是听朱媺娖的话,他却忍不住问:“请问陛下,何为科学?若后世国家发展以科学为根本,又置儒学于何地?”
    朱媺娖毕竟接触后世只有一年,本人也只是十七岁,此前她下意识的将科技与科学混为一体。
    可此时听黄道周问,她才觉得科技并非科学。
    于是,她还真一时被问住了。
    郝光明听朱媺娖一时不说话,便知道她回答不了,于是赶紧查资料进行支援。
    很快朱媺娖便道:“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势、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黄道周听得一脸懵。
    朱媺娖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懂,可加起来他真理解不了。
    朱媺娖说的可都是大白话呀。
    他从未想到,身为大儒,竟然有连大白话都听不懂的一天。
    好在朱媺娖后面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他听懂了。
    “儒学在后世亦算是科学分支细类之一。”
    黄道周听了松口气。
    其实他最担心的是儒学彻底消亡了。
    既然儒学被包括在科学内,那就说明儒学还是传承下去了的。
    抛去担心,黄道周就参谋起推广数学这件事来。
    他道:“大明读书人多以科举为目标,中举之前几乎不会研读四书五经之外的学识。
    因此,陛下若要推广数学,仅靠提学官们推广是不够的,不如昭告天下,将在科举中加入数学内容。”
    听到这番话,朱媺娖没感觉有什么,郝光明却颇为惊讶,差点怀疑黄道周是穿越人士了。
    不然怎么开口就要改科举内容呢?
    这可不是一般的大胆啊。
    ‘看来我对明末读书人了解的还不够深啊,回头还得多啃资料。’
    这边朱媺娖却是惊喜地道:“没想到石斋先生竟与朕不谋而合。”
    随后,君臣二人就在科举中具体加入那些数学内容做了探讨。
    为了避免步子太大弄巧成拙,朱媺娖准备先让大明的读书人学习大明既有的数学知识,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较为简单的内容。
    待郝光明那边弄出来了适合大明读书人学习的现代数学教材,再让大明这边印发。
    其实一开始,两人是想过直接把后世中小学数学教材拿来用的。
    但后来发现,上面不仅有很多明朝人难以理解的文字内容,也不适合明朝读书人自学,而是更适合后世老师教学。
    所以,想要合适的教材,还是的找人编写。
    其他各科教材同样需要重编。
    在教材编写出来前,就只能应用明朝已有的相关书籍了。
    其实中国到了明朝,数学发面的发展依旧是不输于世界顶尖水平多少的。
    只不过相关知识、书籍都是在对大明数学兴趣圈里流传,没有传播开来。
    至于大明的普通读书人,别说数学方面的书籍了,连史书都很少看。
    就如黄道周所言,在中举之前,绝大部分读书人只看四书五经及其相关的书籍。
    不看其他的书,不仅是因为接触不到,更因为没时间精力去学习、研究。
    ···
    走访礼部后,朱媺娖又依次走访了吏部、户部、工部、财政部、巡警部、交通部。
    和礼部比起来,剩余的则几个部门官吏们总算不是养生状态了,除了交通部,其余五部甚至可以说一片忙碌。
    当然,这些部门存在的问题绝不比礼部少,甚至可以说多得多。
    但朱媺娖不可能一下午全部解决。
    事实上,不论是朱媺娖、郝光明对这些部门也并非全部了解,同样需要时间加深对这些部门职能的认识。
    只要彻底了解了这些部门,知道了其在明末是怎么一个运行状态,才好动手改革。
    至于说一下子全部推翻,全都建立新的,你也得有人啊。
    在有充足新式理政人才前,各方面政务不能说搁置在哪里不管吧?须得先靠老一套的东西撑着。
    只能是一边用这老一套的东西,解决它的一些问题,一边培养人才,慢慢建立起新的组织结构。
    还是那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次日,上午八点多。
    武英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