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411章 柳如是面圣,宣传部提举

第411章 柳如是面圣,宣传部提举(1/2)

    圣旨内容很简单,就是朱媺娖听说柳如是博览群书、深有才名,欲授以官职,先诏她到宫中聊一聊。
    可就是这简单的内容,却将钱谦益、柳如是等人震得一时无法回神。
    直到李公公第二遍说“柳如是接旨吧”,柳如是才先回过神来,接旨拜道:“民妇领旨!”
    待到众人都起来,钱谦益才勉强回过神。
    他看着柳如是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看向李公公,问:“李公公,陛下可有提到钱某?”
    同时示意管家给银子。
    李公公这回却是没收银子,淡笑道:“咱家只是一传旨太监,哪里知道这事?你若有心,还是让尊夫人快些准备,随咱家进宫面圣吧。”
    钱谦益被这么一提点,醒悟过来——柳如是进宫面圣对他来讲怎么都是有好处的,倘若真能得朱媺娖赏识,说不定以后有机会为他美言几句,让他重新被启用。
    于是他便用催促的口吻对柳如是道:“你快去换身衣服进宫,别让陛下久等了。”
    柳如是其实这会儿也很忐忑,又夹杂着期待、兴奋、好奇等情绪,闻言点点头,便去换了一身清雅肃穆些的服装,这才随李公公去紫禁城···
    武英殿。
    柳如是大礼参拜之后站起来,等着朱媺娖问话。
    朱媺娖在打量着柳如是,另一边郝光明也在通过手机摄像头看着。
    他发现柳如是如今虽然已经二十七了,妆容淡淡,但颜值依旧很能打,不愧是曾经的秦淮八艳之一。
    另外,柳如是还有种很明显的书卷气,并不像刘淑英那般浓烈,整体依旧给人清雅温柔的感觉。
    “柳如是,你可知邸报?”
    柳如是本名杨爱,沦落风尘后改名柳隐,取字如是。后来成为名妓,时人多称其柳如是,连柳隐这个名字都很少被提起,至于杨爱这个本名知道的都不多。
    朱媺娖虽然知道这些,却也是随郝光明的习惯,称其为柳如是。
    “民妇略知一二。”柳如是答道。
    “那你且讲讲。”
    柳如是还是名妓时,就喜欢看邸报,而且颇为关注朝廷要事及战事,对邸报确实颇有了解。
    她道:“据闻,邸报汉代便有,当时地方郡国会在京设‘邸’,派人进驻,以及时抄录朝中要讯传达地方,故名‘邸报’。
    至我朝,为避免民间误传讯息、非议朝政,故设通政司负责刊发邸报。
    其中内容多为六科所抄录的披红奏章上内容简要,亦有朝廷对地方官员的勉励、劝诫之语。”
    朱媺娖微笑颔首。
    柳如是确实见识广博,对邸报的叙述跟郝光明给她的资料相差不多。
    “你可知民间有什么报纸?”
    报纸的概念虽然很早就有了,但“报纸”这个名词柳如是却是第一次听闻。
    她想了想道:“据民妇所知,民间有‘京报’,以抄录邸报内容为主,附加其他一些京城趣闻,甚至还有些商贾买卖讯息,算是流传较广的一种。
    不过‘京报’乃民间口称,其印刷实为‘邸报’。除此外,便是其他一些同样以邸报内容为主的小抄了,流传极少,都不成气候。”
    听了柳如是说了京报的事,朱媺娖、郝光明都感到好奇——这个事儿夫妻俩还真不知道。
    朱媺娖当即问:“自朕登基后,南京可有京报流传?”
    柳如是其实是“京报”的老客户,闻言道:“自是有的。”
    “那这京报多长时间发行一次?每次大概能卖出多少份?”
    柳如是听了微呆,不仅抬头望了望朱媺娖,显然并未第一时间理解朱媺娖的话意。
    但她确实聪明,不过两三秒就自己领悟了,答道:“回禀陛下,京报售卖并无一定之期,一般而言,每月至少有一次。至于能卖出多少,民妇亦不知,但应该不多,毕竟只有一些官员、读书人、商贾会买。”
    朱媺娖听完,略微沉吟,终于道出了召见柳如是的真正目的。
    “朕需人办一份报纸,你可愿为此事?”
    听见这话,柳如是不禁呼吸微滞,心跳扑通扑通地加速。
    入宫路上,她猜测朱媺娖找她可能是谈论诗词,或者音乐书画,因为她这方面才名确实流传颇广。
    面圣后,朱媺娖一上来就问邸报、京报的事,柳如是便觉得,若朱媺娖真要授官,多半会应在清闲的通政司。
    怎么都没想到,朱媺娖竟有意让她办一份报纸。以她之聪慧,政治嗅觉之敏锐,立即意识到,她此番怕是要被重用!
    心中虽然激动、忐忑,但柳如是反应却不慢,当即一揖道:“民妇愿意!”
    朱媺娖明媚一笑,抬起一只素手道:“着翰林院拟指,授柳隐为宣传部从七品官,提举‘大明报报社’诸事务,兼报社总编辑专办《大明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