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525章 鼎力革新小非议,不拘一格用人才!

第525章 鼎力革新小非议,不拘一格用人才!(2/2)

,名段云缈。”
    朱媺娖听了颇感兴趣地问:“那这两位女子可符合录取要求?”
    “符合要求,且表现比多数应聘男子都要出色。”
    朱媺娖微微点头,并不意外。
    如今敢出来应聘为女先生的,必然要承受很大的舆论压力。若非对自身才华有足够的信心,是不会顶着压力去面试的。
    随即,安若熙道:“江宁县今日面试者有一百四十四位,符合最低录取标准者仅四十三位。
    其中亦有两名女子,名为卞玉京、卞玉楼,此前皆是秦淮画舫上的风尘女。”
    “卞玉京?”听到这个后世秦淮八艳的名字,朱媺娖略微惊讶,随即问:“她们表现如何?”
    “卞玉楼表现只比寻常面试男子略好,但卞玉京表现可入今日江宁面试者前十之列。”说到这里,安若熙一顿,问:“陛下,江宁教谕言,若招风尘女为先生,恐怕学生们的长辈难以接受,会令民间更难接受女童入学之事。这卞家姐妹是否要招募?”
    朱媺娖道:“朕决心改变大明种种弊俗,鼎力革新风气,哪一样不会令民间非议?
    解放女子之事如今才开了个头,绝不可畏首畏尾。那卞家姐妹此前虽是风尘女,但只要满足招募要求,今后洁身自好,为何不能招募?”
    安若熙低头,“卑职明白了。”
    之后,朱媺娖又根据两人呈上的面试记录,详细询问了其他情况,比如说三门主课的面试者各有多少,其中功名最高的是哪位,无功名者、童生、秀才各有多少,等等。
    待问完,天已黑透,朱媺娖便回到竹林老宅吃晚饭。
    吃完,朱媺娖翻着给朱媺姕看的后世《笠翁对韵》书籍,联想到这个世界李渔的相关资料,不禁道:“没想到这李渔不仅能编出《笠翁对韵》这等启蒙佳作,对在戏曲方面的作品也这么多。
    希望他来到京城后,能令艺术团工作进度更快、更有成效一些。”
    原来,郝光明虽是年前就收到了在网上让人编的大明小学三年教材,却是过年后才因翻看语文教材注意到李渔。
    此人原名李仙侣,字谪凡,号天徒,1611年生,目前是浙江金华府秀才。
    后来带清下江南,他才改名李渔,号笠翁。不科考、不仕清,沉醉于文学、戏剧方面的研究和创作。
    从其之前的名、字、号就能看出,年轻的李渔颇为狂放不羁,不说愤世嫉俗吧,起码对世俗礼教也没那么在乎。
    估计是到年纪大了,才领悟到传统文化中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而后有了《笠翁对韵》、《笠翁十种曲》等传世佳作。
    这样知民间疾苦、接地气,又不受传统太多束缚的文人,才是朱媺娖所需要的。
    郝光明向推荐后,朱媺娖第一时间便派人去金华府“请”他。
    但估计李渔要来南京,起码也得二月份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