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683章 西北胜局,汗王叹气

第683章 西北胜局,汗王叹气(1/2)

    “原来是青海哪里人?在哪个台吉、哪个贵族帐下?”
    “家里现有哪些人?”
    “你都会做些什么?种地、放羊、照料牛马、骑马射箭这些都算。”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种地、放牧、经商还是从军?做工也算是一种选择。”
    “···”
    王显文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条条地询问多吉,记录其相关信息,当场建立其档桉。
    多吉都老老实实的回答,配合得不错,给王显文今日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为俘虏们登记、建立档桉的工作并不轻松,按理说不该王显文这样的军政员来做。
    奈何如今西北军中能做这工作的人太少了——虽然朝廷在发出政令的同时就在其他省份征召合格的官吏及志愿者,但那些人过来是需要时间的。
    上面却不想因为政工方面人员的欠缺而拖慢收复青海的进度,他们这些军政员便先顶上来一段时间,把相关工作做起来。
    多吉还没登记完,便有不少别的青海兵俘虏过来等着登记,似乎生怕登记晚了就少了好处。
    若非过去十来日,做什么事都要排队的规矩让他们印象深刻,恐怕此时早就将王显文和小桌子团团围住了。
    但如今却是在周围明军将士的监督下,自觉排起队来。
    等王显文完成这个俘虏营的登记工作,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
    并非所有人都毫无保留地相信王显文的政治宣传,这一营还有三十几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当场登记,而是选择观望。
    这本就不是强求的事,所以登记了六七十人的王显文满意地离开了。
    如今在河湟一带(青海之东),大明设立了两百个俘虏营,用以安置之前几次大捷所得俘虏。
    如果每个俘虏营都有六七十人当场选择归顺大明,那么待这些俘虏营的政宣及登记工作做完,大明便可得一万多青海兵(民众)。
    虽然归顺的青海兵俘虏中选择继续从军的只占少数,但想来先组建一营青海卫戍军应是足够的。
    那些不愿从军的青海民众,则会在参加多次政治学习及培训后,才会被放回去。
    这些人同样有助于大明收取及治理青海,有时候起的作用可能比从军之人更大···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大半个月间,西北明军一直在做青海兵俘虏的思想工作。
    至十月十日,已有一万八千余人选择归顺大明朝廷。
    其中有五千多人选择从军,恰好让军务院添入一些军官,以之组建成两营青海卫戍军。
    剩余的一万多人,也因为超时代的政治思想工作,对大明的感官、想法有了明显转变,甚至出现了一批铁杆忠明分子。
    在此期间,甘肃西北面也取得了足以决定战局的大捷。
    鄂齐尔图此番联络一批亲近和硕特部的瓦剌小部落,及少数蒙古部落,组成了一支近五万人的联军,分成三部意图攻破甘肃北面边墙。
    结果都被主动出击的明军在边墙之外逐一击败。
    其中鄂齐尔图所率领的两万余大军,更是被李过所领边防军第十五镇、孙守法所领陕西卫戍军镇以及禁卫军第二镇第二营(骑兵镇),打得再次大溃败。
    就连鄂齐尔图本人,都在溃逃时,被禁卫军骑兵镇的将士用骑枪打死。
    最终,此战明军当场击杀六千多人,俘虏一万余人,从战场逃脱的瓦剌人只有五千多。
    缴获战马一万二千多匹,牛羊数十万,其余辎重无算。
    至于击败另外两部的战斗,虽然称不上酣畅淋漓的大胜,却同样斩获不少。
    两边共计俘虏近万人,缴获战马七千余匹,牛羊近十万!
    消息传到南京,朝廷当天便派出骑手向四方传捷,百姓无不欢欣雀跃!
    也是十月十日这天。
    坐镇日喀则的固始汗图鲁拜琥(姓氏:孛儿只斤),却是才收到几个儿子在青海相继惨白于明军的消息。
    】
    不怪青海八台吉消息传得慢,而是明军消息传递得太快了。
    从九月中旬青海、甘肃边界战事起,到如今不过大半个月,距离多尔济三兄弟在海晏大败更是只过去十六七天而已。
    青海之东距离日喀则有数千里之遥,中间更是多高山、雪地,道路艰难,和硕特汗国也没有成熟的驿站体系,青海之东的消息能在大半月传到日喀则已经算是快速了。
    汗王金帐内。
    已经六十七岁的图鲁拜琥看着手中战报,或者说求援信,花白的眉头紧皱。
    眼中则残留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他并非不知道大明的强大,却没想到大明仅凭部分兵马,就如此轻易地消灭了他在青海的过半兵马,其中更是有他派去的三千当雄八旗精兵。
    再思及今日西康、滇藏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