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从挖地道开始 > 第十八章辣手摧书李廷尉【求收藏追读】

第十八章辣手摧书李廷尉【求收藏追读】(1/2)

    “臣等冒死奏请陛下,请修《新秦治国大典》!”
    周青臣的话音刚刚落下,大殿西侧七十三位博士,整整齐齐的站了出来,异口同声道。
    如此气势,又如此齐心,在大秦庙堂都极为罕见。
    一时间,众人皆被震撼当场,有不少帝国老臣都要站出来呼应。
    现在的大秦帝国,刚刚统一,各种礼仪还没有规范到位,比如‘冒死奏请’这种似有威胁意味的话语,着实有些大胆。
    好在始皇帝是一个大度的君主,并没有跟王绾与众博士计较,只听他笑道:“既如此,那就将周仆射的奏简呈上来吧!”
    “诺。”
    赵高应诺一声,迈着小碎步,快步将奏简递交给嬴政。
    嬴政接过奏简看了看,然后环顾众人,平静地道:“周青臣等人请修的《新秦治国大典》,是根据夏商周三代以来的王道治国经典,总结出的通鉴,大典修成时,以此典为治国理民的教典!”
    “朕看了总纲,符合统一思想的举措。
    另外,联名请修之人,亦有官拜少傅,封爵文通君的孔子九代孙孔鲋。此事为国政大事,诸卿可畅所欲言!”
    此话一出,包括周青臣在内的所有博士宫博士,都兴奋不已。
    因为嬴政认可了大典的核心要义,那就是统一思想。
    但兴奋之余,他们又有些彷徨,为何嬴政的话语中,没有任何震撼之感,甚至听起来有点不痛不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符合统一思想的举措,还不够?
    就在周青臣等人兴奋又彷徨的时候,赵昊却感慨万千,这些博士当真不是浪得虚名,居然能想出这样的举措来。
    说实话,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陛下,老臣有疑问。”
    常奉兼太史令的胡毋敬,代表帝国老臣,率先站了出来。
    嬴政微微一笑,抬手道:“老常奉且问。”
    “好。”
    胡毋敬点点头,然后朝周青臣道:“周仆射,尔等请修的《新秦治国大典》,除了统一思想,与秦政有何益处?”
    周青臣拱手道:“回老常奉,吾等奏请修书,有三个方面的考量,皆对秦政有益,其一,秦法严苛,不利于国民,若施行仁政,民心所向,方能长治久安。”
    “其二,百家经典,知识驳杂,若以儒家经典为正统学术,方能教化世人,对秦政大有裨益。”
    “其三,若改霸道为王道治理天下,上能鉴戒三代,下能顺应民心,巍乎大哉!”
    “此言大谬!”
    周青臣的话音刚落,御史大夫冯劫便站了出来,喝道:“王道治国乃亡国之道,我大秦历代奉行法治,以霸道威服天下,岂会鉴戒王道治国,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两不相干!“
    “冯公此言差矣!”
    文通君孔鲋,挺身而出道:“治国之道,没有亡国之道的说法,以三代王道为鉴戒,有何不可?
    前人得失,后人鉴戒,这本就是正道,莫非冯公以为,大秦统一六国后,还应实行苛政之道?”
    此话一出,帝国老臣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就连忍不住嗑瓜子的赵昊,都被孔鲋的言论惊道了。
    这老头还真是刚啊!
    如此不要命的话都敢讲!
    真当自己祖宗保佑,死不了?
    然而,帝国老臣们并没有被孔鲋的尖锐言论折服,又有一名帝国老臣站了出来。
    “陛下,臣姚贾弹劾孔鲋抨击国政!”
    “我大秦经历数百年才摸索出自己的道路,使天下一统,岂是苛政两個字可以改弦易张的?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谓的前人得失,后人鉴戒,完全是胡言乱语,那三代王道都沉沦了,我大秦为何要鉴戒?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哈哈哈!”
    殿内众人哄笑一片。
    周青臣冷笑出声:“廷尉身居庙堂高位,言语粗俗,若不行王道,不奉经典,天下如何安定?
    我等请修《新秦治国大典》,是为了安抚民心,辅助治国,尔等却摒弃大义,只顾私义,何其愚昧!”
    “说的屁话!”
    王贲闻言,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怒骂道:“修撰一鸟书,就能够安定天下了?我大秦带甲百万,何人敢放肆?
    六国臣民在我大秦的铁蹄之下,敢有半句怨言?
    再者,就你们会修书,我大秦难道没书了?
    《商君书》你们会修吗?
    《韩非子》你们能编吗?
    《尉缭子》写一个试试!”
    “就一个《吕氏春秋》,恐怕你们都弄不出来吧!
    我大秦从不怕修书,就怕修出一烂书!”
    “那个韩非子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