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后明余晖 > 第二十五章 出境首战(下)

第二十五章 出境首战(下)(1/2)

    区区几十发炮弹就想撼动已经基本成形的防御阵地?
    烟尘很快消散,刘启冬抬头看去,只见三辆坦克与大队的英印军步兵正在大约六百公尺外徐徐而来。
    队形井然,步伐整齐,一个个连身子都不压低,犹如是在阅兵似的。
    合着你们这是瞧不起人是吧?
    “告诉战防分队,务必集火敌军战车!”
    “是!”
    顶着掉了漆的ki汤米盔、身着土褐色军服、穿着p1908帆布携行具的英印军士兵们在缓缓前进。
    头戴太阳帽、拿着望远镜、腰间别着韦伯利no1信号枪的军官则在嚷嚷着保持间距。
    【配图:英印军大致形象】
    浑然不知己方已经踏进了鬼门关的英印军在三辆a9型巡洋坦克的掩护下继续前进,而掩体中面无表情的刘启冬默默的看着这一切,等待着最佳的开火时机。
    明军的野战条例与军官手册都明确指出——只要弹药充足,防御火力须在最大射程处就开始投递,以尽早瓦解敌军攻势,除非指挥官意图以近距离开火使敌猝不及防。
    组织一次进攻并不简单,集结部队、分配任务、规划路线、预定火力支援方案等等都需要时间,所以如果远远的就通过火力打击来压制敌军,即可很好的延缓他们的进攻,甚至直接将之瓦解。
    不过,感觉己方受了轻蔑的刘启冬认为自己应该给这些目中无人的家伙一个刻苦铭心的教训。
    面对渐渐接近的敌军,重机枪射手将射速调节钮拨到了快速模式,这种情况下的vz35重机枪的射速能达到每分钟750发。
    “二百碼了,那些中國人是不是已經逃跑了?”威尔逊身旁的一名少校自言自语道。
    根据英军内部的《步兵训练》建议,这个距离是冲击行动展开的跳跃点。
    突然,一发红色的信号弹从那个小山岗上冲天而起?
    紧接着,一连串火光闪烁了起来。
    密集的机枪交叉火力、精准的步枪射击,以及不断绽放于人群中的迫击炮弹,上一秒还在悠然迈步的英印军士兵们纷纷中弹倒地。
    在火力部署这方面,周长风绝对是这个时代大师级的人物,由他的精心规划和调整的各类兵器的杀伤范围被错落有致的交叉或重叠,几乎不存在死角。
    布置于两翼靠后的重机枪阵地上,斯柯达钢铁厂出产的优质钢材制成的捷克兵工匠心之作正在疯狂倾泻火力,橘黄色的枪口焰就没停歇过。
    为了适配明军的弹药,兵部订购的那一小批vz35都是经过了改膛的,现在,一发发的736x56㎜无底缘重尖弹如同火鞭一样抽向敌军,橙黄色的弹壳带着青烟哗啦哗啦的从抛壳口蹦出。
    船尾重尖弹击穿脆弱的人体溅出的血雾显得异常凄美,携带超过三千五百焦耳动能的子弹钻进是一个拇指大的洞,钻出时却能带走一大块血肉,在出口处留下拳头大的可怕创口。
    刚刚排着队形好似活靶子的那格浦尔营的b连和c连在转眼间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威尔逊少将与一众军官都目瞪口呆。
    刚刚还怀疑明军是否已经逃跑的那名少校此刻已经讶然的张开了嘴,喃喃道:“這是一場血腥的屠殺……”
    “立刻恢復炮擊!”威尔逊急不可待地大喊了起来,“釋放煙霧掩護他們撤退!”
    刚刚突遭打击的两个连的士兵们现在已经失魂落魄了——有人死死地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有人躲在坦克后面瑟瑟发抖。因为能躲的人数有限,所以后来连滚带爬赶来的士兵被已经躲着的人叫骂着滚开。
    但是坦克们的遭遇也好不到哪去,皇家第五坦克团(营)作为从本土调来的精锐部队,其装备的a9型巡洋坦克是今年才刚刚交付的新锐兵器。
    正面装甲厚度为14㎜,主武器为一门二磅炮,良好的悬挂系统与150马力的汽油引擎相结合能使之达到40㎞/h的速度。有意思的是,a9型巡洋坦克在驾驶舱的两边还各有一个装有机枪的小炮塔,成员总数高达六人。
    【配图:a9型巡洋坦克】
    不过现在看来这好像并无意义,埋伏于小山岗的西南边的两个战防小组使用同样新锐的三五式战防枪给了这些薄皮罐头狠狠几击。
    口径四十厘、重约三十八斤、长达六尺,发射特制的128x96㎜钨芯穿甲弹能在二百米的距离上击穿25㎜厚度的轧制镍锰钢板,不过对于有表面渗碳工艺的硬化钢板会大打折扣。
    四发固定弹仓,枪管长行程原理,巨大的枪口制退器,半自动射击,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能够短时间内连续发射来集火敌军装甲目标。
    “咚!咚!”战防枪开火时的火光极为耀眼,好在土地比较湿润所以没有激起漫天扬尘。
    比八宝粥罐头还要长的子弹被弹簧顶进枪膛,两支战防枪在十几秒的时间里向一辆a9型巡洋坦克集火了八发穿甲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