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七十五章 斯闻城二十礼惊悟

第七十五章 斯闻城二十礼惊悟(2/3)

斯这感悟,究竟感悟到什么,感觉李斯突然年轻了很多。
    那种精气神的年轻,朝气蓬勃的样子。
    李斯却是傲然笑道:“压制儒家不入朝堂,臣承认略有偏颇,也确有压制,认为儒家学问,不过是愚民愚君之学。”
    “若行儒学,官员必营私,官官必相护,百姓被愚昧,上位者被蒙蔽,以儒法盛行,上升之路被堵塞,罪者便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人们便尽皆效仿,天下大乱便接踵而来。”
    面对李斯公然在朝堂之上承认自己的行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爹!”甚至李瞻悄咪咪的在后面焦急小声呼喊,让老爹别再说了,再说他们法家朝臣的面子就真的挂不住了。
    可李斯不管,甚至眼光瞄向了嬴城,说不出的复杂,继续笑道:“但是现在,臣觉得,圣贤书,臣还是没有读透!”
    “法家学问,用则必刚,刚则易折;儒家学问,柔之如水,温顺如谭。”
    “臣现在觉得,我大秦,必用儒学,不,更应该说,必用儒家之礼。”
    “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此二十字,为礼,传颂于天下。”
    “与我法家何干,与我大秦秦法何干?”
    “儒学之礼,只是告诉陛下,只是告诉诸位大臣,只是告诉天下官员,只是告诉天下人,做人的道理而已。”
    “告诉所有人,懂礼方为人,为人,则遵儒学之礼。”
    “而法,依旧是法,也只能是法!”
    “若违法,违法必究,与礼又有何干系,这二者,无任何关联,却又相互为证。”
    李斯顿了顿,畅快的笑道:“老臣至今未思明,大律令言‘法,应当引人从善,而不是逼人从恶!’”
    “臣却在此顿悟了然,严法是为了警醒警告那些想要违法之人,违法必定会承受相应的惩罚,至其不可承其重。”
    “对于那些已经违法之人,量刑而定,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劝善!”
    “引其从善而着情,改过自新而重新做人,方为法!”
    “臣初为不解,宣传司和教化司,二者本意相重,皆有教化之能,但一者与民,二者与士,职权不同,便不作声,任由处之。”
    “可此时见大律令要将儒家全部注入宣传司,倒是让臣沉思片刻,这才有了些许感悟。”
    “宣传司,当为宣礼传法,让天下人知晓二十礼,人人颂我秦法,于我大秦便立千秋之功。”
    “这样的事情,法家做不了,法家之人若去,只会一手拿着条令,一手拿着棒槌,严厉的训诫。”
    “但用儒学之人,去以德行感化,言传身教,岂非上上之策。”
    李斯说着,退后三步,对着嬴城深深拜谒,九十度鞠躬的笑道:“李斯,受教也!”
    嘶!
    宽广的咸阳宫殿,能清晰听到一声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是,群臣的声音。
    其中还夹杂着始皇帝的声音。
    这一刻。
    他们觉得李斯变了。
    变得不一样了。
    尤其是冯去疾几个老臣,感觉李斯突然之间容光焕发的,真的年轻了十年。
    道家有言,一朝明悟得道飞升。
    他们感觉此时的李斯,就是这样的状态。
    李瞻不敢相信的盯着李斯,却又反复的呢喃着李斯刚刚的阐述。
    似有所悟,却又似是而非。
    但他明白,法家可能,将迎来天翻地覆之变。
    半数朝堂的朝臣在口中低声的呢喃,冥思,在思考李斯刚刚的阐述,甚至要奉为经典之论。
    法家首领的发言,对法家而言,每时每刻都是一种洗礼。
    就连扶苏,也在深沉的呢喃,想要去解读李斯的话。
    “丞相之礼,城可受不起!”
    嬴城急忙上前搀扶,心中也是不得不敬佩这位能够在大秦稳坐二十余载,也一手改变了大秦的权臣。
    真的,太聪明了。
    也大概是聪明过头了,才晚节不保吧!
    他不过稍许动作,便被洞察。
    没错。
    在他看来,儒家之学,不得重用,但不得不用。
    想要天下安定,就必须要懂得礼仪廉耻。
    也只有礼为礼,才能让华夏长存!
    然!
    礼仪廉耻仅仅德行的标准,依旧摆脱不了大话空谈,空谈误国,人人若行江南之论,便免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局面。
    但!
    法是刀,这把刀,必须要锋利。
    每时每刻都要磨一磨,磨的让人望而生却,远离它。
    若有一日廷尉大牢空荡荡无一人,才是法家的成功。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