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之策

第七十七章 以夷制夷之策(2/3)

    嬴城说罢,停顿了下来,扫视了一眼众多的文武大臣,而后直视始皇帝。
    敢于面对错误,才有进步的机会。
    不敢面对,只有灭亡。
    群臣震动,仿佛被嬴城给刺痛了心田,不想辩解。
    因为这就是事实。
    “大律令认为举官令能解决?”冯去疾又一次的询问。
    现在嬴城的问题,已经涉及到政务政令的处置,他也必须要过问才行。
    “不能!”
    嬴城摇了摇头,十分确定的说道:“但是可以转移和分化矛盾。”
    “将六国人、六国贵族,文化,语言的矛盾转移到昔日六国人人,贵族,文化,语言的身上,而不至于让六国人仇恨我秦人。”
    “同时,将因为我大秦没有实行分封制而产生的矛盾,转嫁在六国人的身上,而不至于疏远我大秦。”
    “在赵国旧地举官员去楚国旧地折腾,在楚国旧地举官员去燕国旧地折腾,折腾出民怨,我大秦一刀斩了为祸四方的官员,岂不是民心所向!”
    “我秦人没有分封,那就举官让他们去担任官员,做好了皆大欢喜,做不好替换便是。”
    渐渐的,朝堂之上的朝臣面色变了。
    甚至一副惊俱的盯着嬴城的背影,感觉到一股冰澈入骨的寒意。
    他们……听明白了!
    可明白归明白,这条阳谋般的毒计,让他们通体发寒。
    太狠了!
    仿佛所有人心中都冒出来了这样的一道想法。
    “用六国人来治理六国人!”
    冯去疾的眸光之中闪烁极其灼热的光芒,终于明白嬴城,究竟想要干什么了。
    此前。
    大秦派遣往各地的官员,全都是秦吏,这些秦吏无论做了什么,最终六国百姓都会将这笔帐,算在大秦的身上。
    秦吏做事向来不讲什么情面,更何况面对战败的六国人。
    由此所管辖的黔首对大秦的仇恨便会更深。
    同时,因为秦吏官员的不足,采用了就地选择名望之人来担任管理。
    这无法避免的就造成了这些人沆瀣一气,联手阳奉阴违的局面。
    而现在。
    若是用楚国人去治理魏国人,即便是大秦派遣的,但大多数仇恨,也会被楚国人吸收。
    而在这个时间段,便是他们大力培养的时间。
    到时候再派遣官员前去,解决民怨,只需稍微宽待,便可安定下来。
    同时,用秦人大量的充斥由当地士族管理的地方,便能限制住沆瀣一气的情况。
    此法。
    虽然粗暴。
    却是最快速度安定四方的方法。
    嬴城见朝堂逐渐安静了下来,便继续道:
    “陛下,诸公,诸位觉得一个地方是有官员管理会更乱还是没有官员管理会更乱?”
    “答案是必然的。”
    “而有官员的地方,是要官员执行朝廷政令,还是阳奉阴违的违背朝廷政令。”
    “答案也是必然的。”
    “我大秦四十二郡,八百一十四县,只要保证这其中八个职位,为干练的、忠于我大秦的官员,就足够治理天下了。”
    “有没有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忠于我大秦,能够为我大秦的利弊而权衡考虑,能够执行这座大殿内所颁布的每一条政令。”
    “我在这里可以放心的告诉诸位,即便是要乱,乱的也只是昔日六国贵族。”
    “而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个,分化与转移!”
    这并不是他一时之念。
    以夷制夷之策!
    虽然只是暂行之策,却可以在极其快的时间内,形成空前稳定的局面。
    一来,可以保证他有足够的人手。
    二来,可以保证有一定时间的空挡期,以此来推行秦法。
    不动则已,动则如山岳碾压而过。
    单独的推行立法的改革,是行不通的。
    为此。
    他还准备了宣传司大乐司,准备了教化司,准备了纸张,准备了造纸术,准备了绝户计……以此彻底的断掉一切能够威胁大秦安稳的不稳定因素。
    大秦不缺少顶尖战略家,治世能臣!
    更不缺少能征善战的将帅。
    只要朝堂稳定,万事足以。
    如果再往简单来说。
    那就是给关中之内的秦国故土之地外的所有地方管理官员,掺和数之不尽的沙子。
    大浪淘沙才是最快的筛选方式。
    开启可怕的内卷模式。。
    一个县丞下面,我给你一百个忠于我大秦的吏员,去内卷吧,卷到最后总能剩下点什么,若如此还卷不动,那就再加一百个昔日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