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大郎书屋 >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 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灯塔

第九十七章 大秦的三座灯塔(1/2)

    入夜的咸阳城一如既往的平静而安详。
    尤其是自从章台街被封,乐教司的夜夜笙歌不见之后,咸阳城入夜之后就安静的再也没有半点声息。
    而随着夜深,万家灯火一个又一个的熄灭。
    咸阳城的天渐渐黑了下来。
    随之皇宫的明灯宫殿也跟着一座又一座的熄灭了下来。
    万籁寂静。
    而就在黑暗之中。
    有三座彷佛孤夜之中的灯塔,在为这旷古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一统王朝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大律府。
    对于在大律府中的官员来说,这似乎只是第一个不眠之夜的开始。
    “五等九流既然已是阶级层的划分,那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划分,不能含湖其辞。”
    “外夷见了内奴,内奴地位要高,那么外夷须行跪拜之礼,参拜内奴。”
    “内奴若无职能在身,便不能指挥外夷任事。”
    “尊礼而拜,为礼,若越权擅使,为罪。”
    “另外,既然是立新法,就推倒重来,照搬此前秦律,与画蛇添足无异!”
    ……
    太尉府!
    明灯长亮,郭怀义跟个竹竿子一样远远的杵着。
    就在前方,一个巨大的沙盘旁的台阶上。
    始皇帝,
    始皇帝双腿收拢屈膝,双臂盘在膝盖上面,头杵在胳膊上,愣神的盯着巨型的沙盘。
    下一个台阶处。
    李斯,冯去疾,蒙毅,冯劫,王翦,蒙恬,王贲似乎和始皇帝一个模样,坐成一排屈膝坐着。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这更像是傻缺八人组!
    傻不愣登的看着天下四十二郡沙盘。
    “陛下,一定会乱的,一旦以纸张制衡天下学士,引天下学士入咸阳,越是距离咸阳远的地方,就会越乱!
    昔日六国贵族们绝不希望看到我大秦聚集天下文学之士,以此来梳理天下,成为天下学士中心。
    老臣觉得有三个地方,其中楚地有二,江东之地和徐州之地,齐地有一,临淄,一定乱!”
    李斯阴沉沉的以恶揣恶的起身,光脚走在沙盘上面,道:
    “灭韩之后,韩王安在新郑反叛,一呼百应,却被我大军一战而下,旧韩勋贵荡然无存。”
    “昔日魏国是第一个变法的诸侯国,其国策注定了勋贵之家难以在地方形成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昔日赵国之地虽有勋贵,但灭赵许久,距离咸阳最近,早已化解,不足为虑。”
    “昔日燕国勋贵,随着燕王逃亡辽东,不能再重整旗鼓,只能是距离我大秦越来越远。”
    “昔日齐国重商重民,藏富于民,几代人改变了齐国勋贵思想,而商人重利,如今这些齐商已经从令如流。”
    李斯顿了顿,见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便走在了楚国之地,面向始皇帝,道:
    “只有昔日楚国封君制造就了楚国遍地都是封君,且全是世袭封君,封地封户根深蒂固,绝不是拔除了屈景昭三族,就能解决。”
    “昔日老将军灭楚之时,楚国虽然积弱也能凑足六十万兵马,而这,还不包括楚国各地封君的私兵!”
    “屈景昭三族被拆七零八落,已经不足为虑,翻不起什么大浪,
    但江东吴越之地,民风彪悍,多数楚国贵族均活跃于此地,其中项氏一族为最,作为昔日楚国军事领袖勋贵,不容小觑。
    第二个地方,徐州之地,昔日楚国的春申君,东君,彭城君,尚君,射阳君封地均在此处。
    原本循序渐进,慢慢梳理这些贵族便可安稳,但纸张一出,会令这些人感觉到极大的危机感。”
    “恕老臣妄断,老臣以为,旧楚之地,需要如旧韩一样,来一次气势汹汹的反叛,让所有抱着复国之念的勋贵们,摇旗揭竿,叛我大秦!
    如此才能一战平息。”
    “至于临淄!
    极有可能这是第一个动乱的地方,纸张的出现,会直接湮灭稷下学宫,且老臣若挥刀,一定先毁稷下学宫。
    但此地,文学鼎盛,民风淳朴,商道横行,诱之以纸,安抚其心,反而可以成为最稳定的一处。”
    李斯的话音渐渐落地,王贲勐然起身道:“陛下,末将请命,横扫江东之地,灭了那些贵族,就不用担忧叛乱了。”
    始皇帝抬了抬手,让王贲坐下来,摇头道:“旧楚之地的封君太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灭江东贵族一营兵马足以,可灭了一家,恐怕会令整个旧楚之地的贵族惶恐不安。”
    ……
    农业司!
    田震杵在嬴城的后边,眼睛快要眯成一条缝隙不断磕巴脑袋。
    磕巴一下,田震就再抬头看嬴城几下,见嬴城还在面前,就又缓缓的磕巴下去,脑袋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求书或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下厨房 狼窝(肉监狱) 熟人作案by阿司匹林笔趣阁 (快穿)吃肉之旅 碧荷 绝品儿媳